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研究——基于合肥地区8所高校图书馆的调查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bin85281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和获取、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信息检索课程在各大高校纷纷设立,在增强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辨识、获取、加工、利用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新时期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的教育功能。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这些技术满足了大学生对多元化信息的需求,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改变了大学生的生存思维。但是,互联网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滋生出了网络诈骗、网络谣言等不良信息行为,对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高校大学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储备资源,维护好校园环境,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获取、利用和再创造信息的能力,保证大学生能正确看待网络舆情和网络热点新闻事件,增强大学生有效规避互联网陷阱和风险的能力和意识。数字素养教育包括网络信息素养、再创造素养、超媒体素养、图像-表格素养和社会-情感素养5个方面,提升大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终身学习理念,对提升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文章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数字素养教育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创新点等,指出数字素养教育侧重互联网大环境下的信息管理能力培养,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更贴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背景和社会实际需要。  第二部分是数字素养教育与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服务的衍变,论述数字素养的内涵、数字素养教育的起源,指出信息素养教育向数字素养教育过渡的可能性,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环境的变化进行说明,提出以数字素养教育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服务衍变趋势。  第三部分从数字化服务理念、馆员知识结构、图书馆宣传能力、WEB2.0工具的应用、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联系、高校科研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生信息使用习惯等方面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通过网络调研和问卷调研,充分把握合肥地区几所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开展状况,分析数字素养教育的内容、方式、频次和范围,发现不足,分析原因,为对策的提出提供合理的依据。  第五部分是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模式构建,提出在内容上应实现专题教学和实践评测融合、方式上应做到一对多授课和多对多平台交流相结合、频次上应同步进行定期教育和反馈后的强化教育、范围上要贯彻馆院、馆系的细化合作。第六部分是结语,提出高校数字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应在原有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图书馆建设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教育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水平。  数字素养教育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职场竞争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素养教育对大学生、图书馆、高校、社会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以预见,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在未来将会获得更加明朗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论文在分析咨询企业特点的基础之上,讨论知识仓库对咨询企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在提出咨询企业知识仓库的构建基础之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构架咨询企业知识仓库的概念模型。试图通过对咨询企业知识仓库的概念模型构建,寻找一种适合于咨询企业自身特点的知识共享、知识交流、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平台的设计思路。并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真正建立起适合咨询企业自身特点的知识仓库。从而大大提高咨询企业的工作效率与工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之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
商业性文件中心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一种私人创办的、主要为工商企业服务的营利性文件保管机构,已经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和财富,取得了行业领域的成功。短短几十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