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大多数的高中历史教学几乎等同于教师讲授知识,并以明确的测验分数作为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判标准,这使得学生普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历史,然后套用解题模板进行题海战术,结果却无法对历史与现实、历史与人生的联系做出更深的思考。这种典型的应试教学违背了教学应以交往为背景、以交流为手段、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的性质,不利于学生真正喜欢历史,但历史本身是有趣的,无聊的只是乏味的教学过程。同伴互助是一种细水长流但效果非常显著的教与学的方式,同伴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合作、分享的,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真正的学生主体课堂。课堂之外,同伴互助也促进学生与周围同学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不再只关注自己的成绩,彼此不仅是竞争对手,更是学习的帮助者。教师很难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但学生之间可以,我们要认识到同伴互助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学习领域中的同伴互助是极具创造性的,并无固定模式。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依据上对大理新世纪中学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同伴互助应用的现状和问题,接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建设与管理互助小组,打造同伴互助的氛围,并阐述了同伴互助学习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应注意同伴互助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几个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开展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三种高中历史课型的同伴互助基本模式的阐述,并展示了具体的教学案例,最后将同伴互助扩展到信息化背景下的历史课外学习中。高中历史教学实施同伴互助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总体来看同伴互助策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