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城市人口和财富的高度集中,以及城市本身的特点对灾害产生的影响,导致城市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提高城市抵御灾害的能力,减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论是从人类自身发展角度还是从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应急避难场所作为防御和减轻灾害损失的一种城市应急基础设施,对提高城市综合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效果。 从2003年至今,我国建设了大量的应急避难场所,在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就,有许多的成功经验。但是,在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方面,还存在不足,尤其是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体系。 本文针对目前应急避难场所缺乏有效管理的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结合实际救灾工作经验,研究并尝试构建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机制。以城市灾害学、应急避难行为理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天津市的城市灾害和应急避难场所的现状,将天津市的应急避难场所划分为三个层次,设计了天津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管理机制,认为应当包括人员管理机制、物资管理机制、设备和设施管理机制、信息管理机制、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安全管理机制、应急预案和演练管理机制七个模块,并设计了各模块的具体内容。最后,以南开区为例提出了建设和管理的改进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应急避难场所三个层次的划分不以面积作为依据,充分考虑了实际救灾工作经验、应急避难行为特点和天津市的具体情况,同时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可行性。(2)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应急避难场所管理机制,并以南开区为例设计了应急避难场所管理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