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药对知母-黄柏的降糖作用;2.研究药对知母-黄柏中主要有效成分芒果苷、新芒果苷、知母皂苷AⅢ、知母皂苷BⅡ以及生物碱类成分巴马汀、药根碱、黄柏碱、木兰花碱和小檗碱的质谱裂解规律;3.对药对知母-黄柏合煎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别;4.测定药对知母-黄柏中芒果苷、新芒果苷、巴马汀、小檗碱等九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并与单味药比较考察其含量变化;研究知母与黄柏按不同比例配伍对九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1.药对知母-黄柏的降糖作用研究: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法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进行分组,糖尿病大鼠灌胃药对知母-黄柏合煎液四周,测定空腹血糖、胆固醇等指标并进行糖耐量实验。2.运用UPLC-LTQ-Orbitrap对芒果苷、新芒果苷、小檗碱等有效成分的对照品溶液进行多级质谱解析,总结裂解规律。3.药对知母-黄柏化学成分的鉴别:建立UPLC-LTQ-Orbitrap法对药对知母-黄柏合煎液进行全成分分析,结合主要成分的裂解规律、对照品比对、查阅相关文献等多种方法对各成分进行分析鉴别。4.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建立LC-MS/MS法测定知母和黄柏不同比例配伍时芒果苷、新芒果苷、知母皂苷AⅢ、知母皂苷BⅡ、巴马汀、药根碱、黄柏碱、木兰花碱和小檗碱的含量。结果:1.糖尿病大鼠给药四周后,模型组血糖继续升高,药对知母-黄柏和盐酸二甲双胍均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升高产生了抑制作用,药对知母-黄柏能够调控糖尿病大鼠血浆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通过多靶点作用发挥中药治疗糖尿病的作用。2.运用UPLC-LTQ-Orbitrap对药对知母-黄柏中主要成分的裂解规律进行了总结,在正离子模式下,脱水(H2O)或者甲基(CH3)、亚甲基(CH2)是一个重要的裂解方式。知母皂苷类成分,主要是通过脱去葡萄糖(C6H12O6)或者脱水葡萄糖(C6H12O6)进行裂解;相同分子质量的成分因为空间结构不同产生不同的分子碎片。3.运用UPLC-LTQ-Orbitrap于碰撞诱导解离(CID)模式分析药对知母-黄柏水煎液,依据主要成分的裂解规律并参考相关文献,共鉴别出61个化学成分,包括知母皂苷类化学成分9个.生物碱类化学成分25个,其他各类成分27个,知母皂苷类成分易与流动相中甲酸结合,产生M+46加合峰。4.建立LC-MS/MS法测定了药对知母-黄柏中九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当知母和黄柏配伍比例为1:1时,芒果苷、新芒果苷、知母皂苷BⅡ和知母皂苷AⅢ的含量分别为4.96、9.33、3.62、43.6 mg·g-1,与单味药知母相比BⅡ的含量基本不变,芒果苷、知母皂苷AⅢ的含量减少,新芒果苷的含量增加;巴马汀、药根碱、黄柏碱、木兰花碱、小檗碱的含量分别为0.75、0.48、2.62、1.29、33.18 mg·g-1,与黄柏单味药相比,巴马汀的含量降低,其余四种成分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不同配伍比例对药对知母-黄柏中有效成分含量有影响,知母单煎时芒果苷、知母皂苷AⅢ含量最高;新芒果苷在知柏配伍比例1:1时含量最高,巴马汀与药根碱此时含量最低;知母皂苷BⅡ和药根碱的含量各配伍比例没有明显差异;木兰花碱含量的在知母与黄柏1:2配伍时含量最高。结论:本文通过建立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验证了药对知母-黄柏的降糖作用;运用UPLC-LTQ-Orbitrap法,研究了药对知母-黄柏中主要成分的裂解规律,并以此为依据,结合相关文献资料鉴别了药对知母-黄柏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本文建立了灵敏、简便、快速的LC-MS/MS法测定了药对知母-黄柏中芒果苷、新芒果苷、知母皂苷AⅢ、知母皂苷BⅡ和巴马汀、药根碱、木兰花碱、黄柏碱、小檗碱的含量,研究了知母与黄柏按不同比例配伍对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药对知母-黄柏具有降糖作用,知母与黄柏配伍后主要成分的种类并没有变化,主要成分的含量产生了明显变化可能是知母黄柏相须为用的药理作用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