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日益显现,高校扩招带来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长,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日趋激烈,这无疑加重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如何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已成为各高校、社会急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升应对就业压力和挫折的心理素质,同时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的主力军,提供一定的就业支持将有助于帮助毕业生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目的(1)编制“辅导员支持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2)分析医学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以及辅导员支持的现状;(3)探析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及辅导员支持的关系,为高校就业指导和心理帮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通过对500名大学生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编制题目并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效度检测等检测,编制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且具有较大现实意义的“辅导员支持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再以自编的“辅导员支持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为测量工具,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毕业班大学生为调查对象,现场施测,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析医学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辅导员支持的一般状况和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及辅导员支持的关系。结果(1)编制的“辅导员支持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共26题,问卷采取5点计分法,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0,重测信度达到了0.682-0.793,结构效度也较为理想。(2)医学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压力在性别和生源的群体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学生干部的就业压力略低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差异不显著(t=-1.412,P=0.159)(3)医学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弹性和生源的群体差异显著(t=3.765,P=0.000)性别差异不显著(t=-0.061,P=0.951),学生干部的心理弹性在坚韧性和自强性方面显著优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非学生干部的乐观性显著优于学生干部,总体心理弹性两个群体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4)辅导员支持大学生就业处于中等水平,性别差异、生源差异不明显(t=0.811,P=0.418;t=0.369,P=0.713),学生干部获得的支持显著多于非学生干部(t=3.766,P=0.000)。(5)辅导员支持与就业压力显著负相关(r=-0.359,P=0.002),辅导员支持与心理弹性显著正相关(r=0.319,P=0.002),心理弹性与就业压力显著负相关(r=-0.189,P=0.004)。结论(1)初步完成“辅导员支持大学生就业调查问卷”的编制,问卷具有较为理想的信、效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2)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弹性和辅导员支持的群体差异显著,应给予女性、农村生源和非学生干部大学生更多的社会支持。(3)良好的心理弹性和辅导员积极的就业支持有利于减轻大学生的就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