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业规模也迅速攀升,不同类型金融机构间的关联愈发紧密,使得金融风险极易在不同市场、不同行业间快速传播,对金融系统的稳定造成重大冲击。而当金融市场处于极端情形时,单个资产与市场往往出现大幅的同涨同跌的现象,极端尾部风险虽然发生概率较小,但其具有传播速度快、幅度大和范围广等特点,其引发的金融风险不仅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的负外部性,还会通过行业间密切的业务往来传播至整个金融体系,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本文从基于极值理论的尾部风险角度出发,构造尾部风险指标ES,尾部系统性风险测度指标(Tail-β),对我国部分上市金融机构的风险展开研究。第一,将单变量和多变量极值理论(ETV)应用于金融机构资产收益的尾部,估计预期损失(ES)以及个体金融机构在极端情形下随市场异常波动的概率(Tail-β);第二,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探究四个部门的尾部系统性风险异质性;第三,在此基础上,分析部门间的尾部风险关联效应,并利用滚动估计探究部门间风险关联动态;最后与当前国内外广泛认可的几类系统性风险测度指标对比分析,验证其有效性与预警作用。研究表明:(1)在极端事件冲击下,金融机构会产生巨大的尾部风险,危机期间,所有行业尾部风险(ES)均大幅度增加、厚尾特征显著,其中,保险和证券部门表现出更强的尾部风险。(2)由尾部系统性风险(Tail-β)估计结果,银行总体在应对极端事件冲击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但因银行体系组织架构庞大,类型众多,部分银行仍对冲击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危机前、危机时系统风险指标增幅较高,应对风险能力最弱。(3)证券部门在极端情形下,更易受到股市异常波动等宏观不利冲击的影响,较于其他行业表现出更强的脆弱性,存在着较明显的金融风险隐患,是系统金融风险的最重要来源。(4)部门间风险关联均随极端金融事件的发生明显上升,且存在不对称性;证券部门对于其他行业尾部风险影响均较高,是风险传染的主要来源;银行和保险部门行业关联度最深;房地产部门危机期间也成为金融系统风险的主要输出者。(5)各部门中南京银行、宁波银行、招商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中国平安、金融街、保利集团、雅戈尔等机构与其他行业关联度较高,极易受其他行业极端异常波动的冲击而陷入困境,值得重点关注。(6)Tail-β相比ES、MES、(35)CoVaR指标在证券、保险及房地产部门具有更好的预警效果。本文丰富了微观层面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研究相关文献,为维护极端事件发生时的市场稳定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本文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二章是尾部风险以及尾部系统性风险的构建与估计;第三章为我国金融机构尾部系统风险异质性分析;第四章为行业间尾部风险关联效应研究;最后为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