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更富有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加大了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对我国来说,这不仅涉及人民币对各国币值的变动,还必然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影响。一般认为,当本币升值时,出口外币价格上升,进口本币价格下降,从而引起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并导致贸易收支恶化;当本币贬值时,情况正好相反,出口外币价格下降,同时进口本币价格上升,结果是鼓励了出口而抑制了进口,并最终改善了贸易收支。但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人民币贬值之后,的确有效地改善了我国的贸易收支,并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但是1994年以后,人民币缓慢升值并没有恶化我国的贸易收支,相反在近几年我国的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平衡发展产生了影响。可见还存在着另外的重要因素影响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我国外贸总额不断增大和主要贸易伙伴国对华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贸易摩擦进一步加剧,人民币汇率成为了国际上关注的焦点。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阻碍我国商品大量进入美国市场,从而减少美国对华的巨额贸易赤字问题;欧盟希望人民币升值来遏制我国出口迅猛增加的势头,从而避免我国贸易增长过快损害他们的经济利益;日本则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改善其国内的通货紧缩现象。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宣布对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改革,从此,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同时人民币升值2%,1美元=8.11元成为7月22日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的中间价。自此,新的汇率形成机制决定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更加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加大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有可能影响我国的对外贸易形势。而且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升值2%后,市场上并没有消除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各主要贸易伙伴国仍以贸易问题来攻击我国的汇率水平,继续对我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在我国普遍存在一种担忧,即人民币升值会冲击我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从而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根据我国现实情况的定性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很难判断,不同时期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所以我们有必要以定量的方法来估算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程度,从而来探讨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这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波动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这一问题的理论、成果和现状。第二章探讨了汇率变动影响对外贸易的四条路径,分别是贸易商品价格路径、收入路径、价格水平路径、支出路径,把握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机制。第三章是模型研究和实证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分别运用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冲击分解等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是评价与建议,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史,对汇率影响外贸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政策建议。本文采用Rose(1991)分析汇率、国内收入以及国外收入对贸易收支影响的方程,来研究我国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因素,采用的数据是年度数据,使用的统计软件是Eviews5.1。分别对我国的十大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做协整分析,以此来分析我国和十个主要贸易国间的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间的关系。然后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保证模型设定的合理性。进而利用冲击分解分析各随机扰动项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例,来研究各影响因素对我国与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收支的相对影响大小。最后得出的结论是:(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我国与美国、加拿大间的双边贸易收支几乎没什么影响;(2)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我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产生的影响比较大;(3)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对我国与日本和新加坡间的双边贸易收支也产生不小的影响;(4)人民币汇率冲击仅能解释我国双边贸易收支变化的一小部分,而其他非汇率因素冲击对我国双边贸易收支的影响更大。根据模型得出的结论,本文给出的政策建议是:(1)加大篮子中欧元的比重,并考虑英镑的影响;(2)加强亚洲货币合作;(3)加快我国出口产品的产业升级;(4)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对外贸易;(5)提高我国外贸企业的风险应对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