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中国国家政权与民间社会的互动关系是近年来学者们讨论的热点之一,其中以商会作为民间社会代表力量为切入点的分析尤其多。1908~1928年天津商会领导当地商界反对印花税征收,对这一事件进行动态的过程分析,能从微观层面上展现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商会和官府是如何互动的。国家政权欲推行其政策,但遭到民间社会公开的且比较成功的抵制。民间社会新兴的组织(如商会)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并动员了尽量多的政治资源(如议事会、谘议局、国会等),通过正式制度的表达(如呈文、上书、提交议案、议会质询等方式)和特殊方式表达(如利用各种人际关系网、抗税和罢市等)与官方进行了对话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互动的过程表明民间与官方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关系极其复杂,矛盾地统一于过程之中。民间社会与官府对话的方式、内容、动员的资源、使用的语言以及从中折射出的思想观念都反映了这一变迁。事实表明,清末至民国前期,传统的以命令——服从为主导的国家政权与民间社会的关系正在削弱,而一种新型的表达——互动关系初露端倪。这样一种从细节上重建历史过程的尝试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的真实状况:国家政权与民间社会互动的真实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