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C”标准的对外汉语初级综合课教学设计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_j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综合课是主干课程,占有核心地位。一篇优质的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在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整个教学过程实施的蓝图,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本保证。笔者基于教学设计理论并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以“5C”标准理念为指导,运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归纳法,以多多马大学孔子学院大学一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对《HSK标准教程》1第十三课《他在学做中国菜呢》进行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笔者秉承“5C”标准的交际、文化、贯连、比较、社区五个目标及对外汉语教学原则,分析了“5C”标准应用于对外汉语综合课教学的可行性。在分析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对每一课时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希望通过交际法、归纳法、对比法、讲练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学生获得更为充分的练习机会,提高教学效果。针对本教学设计,笔者进行了总结与反思,给出了建议,目的是希望本设计以及整体教学思路能够对汉语教学事业尽微薄之力,能够为汉语教师同事提供一些参考。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与基本研究方案;第二章是《他在学做中国菜呢》教学设计的依据,从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两部分进行分析;第三章是《他在学做中国菜呢》教学设计方案,在教学设计前端分析与整体设计的基础上展示了完整详细的教学流程;第四章是教学反思与教学建议,反思了本设计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并就“5C”标准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给出建议。
其他文献
2018年1月25日,教育部开始部署启动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并要求各地各高校将师范类专业认证作为突破口,重塑体系、落实保障、提高质量,推进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贯穿师范类认证的全过程,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行动指针。我国师范类专业开展的认证工作本质上采用OBE模式。因此,本文将基于OBE理念结合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对H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开展行动研究。本研究
目的:通过与西医常规治疗组比较,探讨肃肺消风润燥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风燥伤肺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8-65岁之间辨证为风燥伤肺型的CVA患者60例,按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案,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吸入剂160ug/4.5ug/吸
随着后殖民理论在全球的兴起,以及《逆写帝国》的出版,“逆写”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殖民地文学的研究中,它旨在说明殖民地文学存在由边缘向中心进发,进而取消甚至取代中心的能动性。这一适用于英语文学的理论在东亚殖民主义的背景下能否成立成为了根本性的疑问。以东北伪满洲国时期为例,以往对东北伪满洲国时期各类文学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理论缺乏在东亚成立的基础。那么如果离开现实,当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文学在与现实相悖的想象的文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MFCs)在生物产能和处理废水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较低的电功率输出是限制微生物燃料电池实际应用进程的主要瓶颈,而高效产电微生
零样本学习是目前迁移学习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的图像分类问题不同,零样本学习旨在识别从未见过的数据类别,即在测试阶段所分类和识别的样本未参与分类器模型的训练。在求解零样本学习问题过程中,为实现从可见类别到不可见类别的知识迁移,分类模型需要通过视觉属性等辅助知识构建从底层特征到类别标签的映射。属性是指可以通过人工标注并且能在图像中观察到的特性,是图像内容的高层描述,能够同时被机器和人理解。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