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P处理2OSi2Mn钢的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g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工艺是近几年新提出的一种新型的热处理工艺。Q&P钢是经过Q&P工艺处理后得到的新型的拥有高强塑(韧)性的马氏体钢,其显微组织由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马氏体作为硬相为钢提供强度,至关重要的残余奥氏体因为其TRIP效应的存在能够有效的改善钢的强度和塑性。本文参照TRIP钢的成分设计了低碳低合金的硅锰系20Si2Mn钢,将经真空感应炉熔炼后轧制后的钢板作为试验用钢。分别进行了两步法和一步法Q&P热处理试验,研究了Q&P钢的相关理论和性能。  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研究:  1.采用一步法和两步法两种Q&P热处理工艺对20Si2Mn钢进行热处理;对比研究不同工艺类型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2.研究了Q&P工艺中不同配分温度、配分时间、淬火温度、两相区退火温度这些工艺参数对实验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Q&P热处理工艺参数;  3.通过SEM、TEM和XRD等实验手段对试验钢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表征,研究了Q&P工艺中不同配分温度、配分时间、淬火温度、两相区退火温度以及工艺类型对实验钢的微观组织的影响,对其微观组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  4.对Q&P钢中残余奥氏体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对残余奥氏体的含量量、分布、形态和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我们似乎对恐龙很熟悉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迄今我们对恐龙是不是热血动物的认知,还存在争议。究竟——  早些时候,人们一直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因为恐龙在动物分类系统中,归于爬行动物纲下的蜥臀目和鸟臀目。爬行纲动物的特征之一就是体温不恒定,也都是冷血动物。而鸟类和哺乳动物才是热血动物。  但最近20年,随着恐龙研究的深入展开,部分科学家对恐龙是冷血动物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并提出了多方面的理由来否定
期刊
期刊
杂环胺(HCAs)是在食品和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高温热解形成的一类有机胺化合物。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毗啶(PhIP)是已知20多种HCAs中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发现,HCAs有潜在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其摄取与结肠癌、乳腺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对PhIP毒性及其防护作用的研究还非常有限。氧化损伤、原癌基因表达的增加、抑癌基因表达的减少,可能会导致细胞损伤和过度增殖,这
本文对Ti6A14V合金和羟基磷灰石(HA)及其复合材料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对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的烧结机理、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合分析。本文试图利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由于纳米TiO2具有自身无毒、无害、无腐蚀性、比表面积大及可重复使用等特点,使其能将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完全矿化生成无机离子和水。然而纳米TiO2完成使命后很难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而且相当一部分的TiO2光催化粉末流失,回收的催化剂活性也有所降低。将催化剂负载到玻璃、陶瓷等块体材料上可以解决光催化剂的分离回收问题,但其光催化效率却低于悬浮体系。为此,如何保持TiO2高催化活性的同时赋予TiO2纳米粒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石墨烯是由单层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形成的呈六角晶格排布的二维平面薄膜。特殊的结构使石墨烯在光、电、热、化学及机械性能等方面表现出极具吸引力的应用潜力,例如场效应晶体管、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薄膜等。目前,在金属催化基底上大面积、低成本合成高质量石墨烯的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的不断改进,为石墨烯代替传统的透明导电薄膜氧化铟锡(ITO)的应用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