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周时期出现了“行人”这一职官,“行人”起到了沟通周王室与分封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维护西周王朝的作用。春秋时期,“行人”的活动越来越频繁,他们奔走四方,在兼并战争中为各自的诸侯国服务。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地变化,“行人”的外交活动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职业外交家,即纵横家。“行人”的出行有赖于道路、车马、馆舍等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符节制度的确立。周代,道路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道路宽阔平坦,并且周王室以及各国对道路定期进行维护和巡查,保证了道路的通畅。车马是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周代车辆的制造技术较高,“行人”所乘的车子既坚固耐用,又轻便快捷。馆舍设置于道路要冲及都城之中,为往来的使者提供临时休息的场所并供给其所需的补给品。符节是“行人”出行时证明使者身份的凭证,可以顺利通过关卡,沿途受到优待。以上设施及条件的具备,为“行人”出行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提高“行人”的办事效率。周代“行人”的活动不仅使各地区政治联系加强,而且也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行人”辞令对后世文辞的运用影响深远。秦汉以后,“行人”职官经历了多次演变,其职责也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