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慧与越南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写作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min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卫慧与杜黄耀、一班、哮、琮都是中、越当代女性文学较有代表性的作家。虽然她们是来自于两个不同国家的作家,但她们的作品都试图从民族的深层文化出发来表现生活、挖掘人性。回顾世界文学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学并非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人物塑造、表现方式、思想内容等方面。不管是自发吸纳还是被动接受,不同地域间的文学总是相互交流并相互影响着。从中越的地理、历史、文化以及女性文学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总能找到一些相似的足迹。首先中越是两个处于亚洲儒家文化圈并且国土相连的国家,两国在最深层的文化里有着相通性。其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越两国人民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友谊,在二十世纪这个风雨世纪里,两国都经历了被外邦侵略的苦痛并且通过奋斗实现了独立自主。直到近代,中越两国才在改革之后融入了世界的体系,从而获得了新发展。总之,上文所提的那些作家文本都是在本土文化范畴内寻找与发现主题的,是由女性深邃的情感世界凝固而成的,故而她们文本体现出一些内在的联系,是女性小说之间所反映的亚洲历史文化发展中的个人关怀,包含了现代哲学色彩,尤其是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亚洲社会中的处境,以及现代社会生活发展为女性文学提供的种种可能。   本文试图从文化视角出发,通过介绍以作家卫慧为代表的“另类文学”,包括探讨“另类文学”的来源和创作特点、卫慧的创作历程、卫慧作品中所建构的艺术世界。进而展开探讨卫慧作品在越南的影响,尤其是卫慧是如何改变越南人的“性”观念,由此归纳总结出越南文学对卫慧的接受动因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在“另类文学”影响下的越南当代女性写作,包括在模仿卫慧的先行者杜黄耀和一班、在网络中崛起的新生代哮和琮,并从网络时代越南出版业的现状探讨越南女性文学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文本细读,在文本深层的思想、审美的梳理、社会分析,以及地域文化的比较研究中,有机结合地找出中越女性文学的深层意蕴的相通性,展示出当代女性文学的思想与审美取向,探讨时代精神与人性的关系、女性与文学艺术创造的领域以及女性创造主体的艺术倾向。希望本文将有助于增强对地域文化与女性文学发展历程的新认识,对两国当代女性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的了解,从而使大众对两国新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和文化现象投以更多的关注。这些女性作家文本中提供的文化价值体系能让现实的人们,特别是女性开拓视野得到精神滋养,发挥人本身的潜在力量,更有利于增强国家潜力与国家文化建设。
其他文献
文学与政治是20世纪中国社会无法回避的话题,在中国社会被强行置入西方现代化进程后,“革命”成为了解决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主要手段,从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革命性”
平话是广西境内最主要的汉语方言之一。平话在广西地理分布较广,使用人口也较多。由于平话的内部存在差异,平话又分为桂北平话和桂南平话两大片。在以往的平话研究中,主要着重对
文化身份认同是五四新文学以来的重要内容,亦是贯穿中国文学史上始终未曾中断的线索。文化身份的书写既是作家个体经验与当时文化认同失落的社会心理结构的融合物,还承载了作家
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产生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左翼文艺运动中,在五四启蒙思潮和鲁迅思想与创作的影响下,一批被称为“鲁迅后期弟子”的左翼作家与其他有共同思想倾向的作家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