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器官移植已应用于治疗多种终末期疾病并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但是器官移植后产生的排斥反应仍严重地制约着器官移植的向前发展和移植术后的远期疗效,是器官移植领域中急待解决的前沿课题。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移植排斥的免疫机理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如何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控制急、慢性排斥反应,克服免疫抑制药的副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只要真正的移植免疫耐受尚未实现,为此而进行的每一种探索性研究都将有助于器官移植的成功。来源于前阿黑皮素原(POMC)的神经肽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因其显著的退热、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逐渐成为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已有的研究表明,α-MSH可以抑制多种急、慢性炎症,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各种炎症介质的释放和作用有关,且至今未发现有蓄积毒性。本课题应用小鼠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模型,研究了α-MSH在移植免疫中的作用,并主要从α-MSH对树突状细胞(DC)生长发育和功能的调节方面进行了机制探讨。在第一部分实验中,我们选择6~8周龄、雄性BALB/c(供者)和C57BL/6小鼠(受者),建立了小鼠颈部心脏移植的Cuff模型。动物模型分为四组:①PBS对照组;②α-MSH 25μg组;③α-MSH 50μg组;④α-MSH100μg组。术前1小时开始给予α-MSH,每天1次,持续7天。用直接触摸结合心电图监测法监测移植心脏的存活,于第8天取移植心脏进行病理观察,第5、8天取受者脾脏T细胞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并检测受者脾脏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能力的变化,于移植后不同时间收集受者尾静脉血测定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3个给予α-MSH组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都比PBS对照组(8.50±0.61天)明显延长,其中以50μg组效果最佳,存活时间延长至15.33±0.50天。3个α-MSH组移植心脏的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心肌细胞变性均显著减轻,几乎不发生坏死,尤以50μg组最佳。给予α-MSH的3个组受者脾脏T细胞对供者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均明显下降,T细胞分泌Th1细胞因子IL-2、IFN-γ显著减少,分泌Th2细胞因子IL-4、IL-10显著增加;血清细胞因子测定结果也显示出由Th1向Th2的转变。第二部分实验用GM-CSF和IL-4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DC,经不同浓度α-MSH(10-9、10-10、10-11、10-12、10-13mol/L)作不同处理(day1~7或day5~7)第二军医大学硕士论次后,检测DC数量的变化,测定DC产生IL一12的能力,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DC表面分子,检测DC刺激同种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分析DC抗原特异性递呈功能,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a一MSH作用后,DC数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IL一12的分泌明显降低,表面分子CD86的表达明显下降,enso、Iab、en4o次之,en54、en一06则无明显变化,oe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增殖的能力降低,且刺激同种异基因T细胞分泌Thl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而分泌ThZ细胞因子水平升高,a一MSH可下调DC的抗原递呈功能,电镜观察结果表明,a一MSH处理的DC与对照组DC相比,树突减少、变短,线粒体不及对照组丰富,内质网也不及对照组发达。所有上述作用都以a一MsH 10一”mol几浓度作用dayl一7效果最为显著。 本实验首次将天然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肤a一MSH应用于小鼠同种异基因心脏移植模型,明显延长了移植心脏的存活,改善了移植心脏的病理损伤。证实了a一MSH可调节受者产生细胞因子格局由Thl型向ThZ型方向偏移,抑制DC的生长发育和抗原递呈功能,参与移植免疫反应的调节。为进一步研究高效、低毒的a一MSH类似物和a一MSH基因转移用于防治移植排斥反应奠定了基础,也为阐明移植免疫中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