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初级、中级汉语水平的泰国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学习者习得汉语四个声调的变异情况,以了解情境语境和上下文语境对学习者习得汉语声调变异情况产生的影响,了解学习者习得汉语声调的动态发展过程。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交代选题缘起和选题意义,介绍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介绍本研究的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并运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和统计软件SPSS对实验材料进行处理和统计。第三部分:考察单音节字、双音节真词、双音节假词这三种情境语境对泰国中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变异情况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情境语境对阴平的变异情况影响较小,差异显著度等级为C。初级阶段被试朗读阴平的的情况为:朗读字表>朗读假词表>朗读真词表。中级被试朗读阴平的情况为:朗读字表=朗读真词表>朗读假词表。情境语境对阳平的变异情况影响很小,差异显著度等级为D。两个水平的泰国中学生在三种情境语境中阳平发音情况表现为:朗读字表>朗读真词表>朗读假词表。情境语境对上声的变异情况影响较大,差异显著度等级为B。两个水平的泰国中学生在三种情境语境中上声发音情况表现为:朗读真词表>朗读假词表>朗读字表。情境语境对去声的变异情况有一定影响,但差异不太明显,差异显著等级为C。初级被试朗读去声的的情况为:朗读字表>朗读真词表=朗读假词表。中级被试朗读去声的情况为:朗读真词表>朗读字表=朗读假词表。第四部分:考察搭配声调效应和位置效应这两种上下文语境对泰国中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变异情况产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搭配声调效应对泰国中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变异情况产生了影响,搭配不同的声调,目标声调的正确率和变异情况都不同。但其中也有例外,搭配声调效应对中级泰国学生习得阳平和上声的影响都不显著,对初级学生习得上声的影响不显著。位置效应对泰国中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变异情况产生了影响,但位置效应在四个声调的具体表现中有所差异。位置效应对习得阴平的影响是:初级泰国学生阴平在前略好于阴平在后,而中级泰国学生阴平在后略好于阴平在前。位置效应对习得阳平的影响是:两个水平的泰国学生都表现为阳平在后好于阳平在前。位置效应对习得上声的影响是:两个水平的泰国学生都表现为上声在前好于上声在后。位置效应对习得去声的影响是:两个水平的泰国学生都表现为去声在后好于去声在前。第五部分:考察泰国中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动态发展过程。结果表明,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声调自由变体隐现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声调自由变体的种类呈现减少和集中的趋势,标准变体的数量逐渐增加,声调变异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系统性。本文选择以第二语言习得的变异理论为基础来研究泰国学生习得汉语声调的变异情况。语言变异理论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适应了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习得的需要。研究中介语中的变异现象,可以真正地了解学习者正在使用的、鲜活的语言,找到变异的种类及变异的原因。在对其中介音变异现象进行描写与解释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预测其中介音的发展趋势,并在教学与教案中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引导其中介音更好地发展。研究这些问题既能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提供一些新的实证材料,同时也可以为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为对泰学生的声调教学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