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报告,报告了笔者在目的论三原则指导下,以儿童文学作品《面对世界》(1-5章)为对象展开的翻译实践的目的,和针对该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面对世界》的英文原著具有儿童文学的典型特征,集趣味性、形象性、知识性、教育性、可读性于一体。小说叙事结构简单明了,遣词造句通俗易懂,词汇运用口语化,句法结构简短化,语言风格幽默化,十分适合儿童群体阅读。针对《面对世界》的文本特征,本翻译实践项目以德国功能学派代表人物Vermeer提出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性原则。首先,从目的原则视角看,作为儿童文学文本,《面对世界》的翻译必须以目标读者即中国儿童为导向,充分考虑到中国儿童的成长环境、认知能力和和阅读兴趣,同时又要力求再现源文本的风格特点。其次,在连贯原则指导下,笔者选择了词汇增减、词性转换、句法整合、逻辑调整等归化翻译策略和方法,力争使译文更加符合目的语文化的表达习惯,符合汉语儿童的阅读能力和心理需求,从而实现语内连贯,提高译文文本的可读性。再次,在忠实原则指导下,笔者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了音译法、直译法等异化翻译策略,力求尽可能保留原儿童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文化信息和叙事风格,使汉语儿童读者在没有阅读障碍的前提下接触到最原汁原味的舶来文化,从而实现与源文本之间的语际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