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齿截割岩石过程中磨损状态识别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齿磨损状况辨识是提高工程中所用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整机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寿命预测重要基础。探寻截齿截割过程中蕴含的特征信息,是识别截齿状态和机器人智能化急需开展的基础性工作研究。为了系统研究截割岩石的过程中截齿状态辨识理论的关键难题,设计一种截齿磨损实验系统,此实验系统中包含截齿截割实验台及声发射信号测试系统。根据相似原则,配制、浇筑不同比例的岩试件,并对试件进行抗压强度标定。为后续开展截齿截割岩石以及分析声发射信号提供重要基础。开展截齿磨损实验,测试不同磨损状态截齿截割岩石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特征,采用时域、频域分析方法对信号特征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磨损状态在截齿截割岩石的过程中声发射信号的时频域图演化规律。再通过小波包分解以及重构声发射信号,将声发射信号进行三层分解,提取明显频段空间能量,并将最大与次大能量之和占总能量的比值作为特征值,然后建立了声发射信号特征样本空间,为后续的截齿状态识别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建立了截齿磨损状态识别融合模型,研究模型中基本概率赋值函数、D-S合成规则及D-S证据理论判别准则。通过实验分析,比较单个证据体与多个证据体融合对截齿磨损状态识别的准确度,然后开展随机实验验证截齿磨损状态识别精度。通过实验验证表明,多个证据体信息融合对截齿磨损状态识别具有一定的优势,截齿磨损状态识别精度达到了90%,对提高截齿工作效率以及节能降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其他文献
南通市九圩港水闸引河桥墩是南通市长江北路西延工程Ⅱ标施工内容的关键部位,四个桥墩全部位于水中,结合水文地质条件,考虑施工工期、成本经济等因素,确定采用水中钢板桩围堰
传统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模式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适应21世纪科学发展的需要和对人才的培养的要求,我们需要摒弃传统的材料力学实验模式,构建全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与体系
分析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基础物理实验四级多层次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培育出具有
用无压浸渗法成功制备了金刚石颗粒增强铜基体(Diamond/Cu)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和X衍射仪对金刚石表面涂层进行表征,发现金刚石颗粒表面的涂层均匀并且其相组成为WC。同时对,
为满足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要求,在现有实验平台基础上,研发了既能体现新的控制技术和科研成果,又能很好满足关键知识点验证的实验项目。主要介绍斩控式交流调压实验项目研
河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以液晶显示器件物理作为特色办学的专业方向。该文简要介绍了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TFT—LCD)的产业状况及技术支持,列出了“液晶物理实验”课程的1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