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的副词大多数是由其他词类派生或者通过词性转换生成,因此没有统一的形态特征。其中有一类词,本身“X”及与接尾词“に”结合形成“Xに”的形式都能作为副词使用,譬如“十分”“十分に”。本文将这一类词命名为X(に)型副词,并从中选取“余针(に)”“十分(に)”“普通(に)”“特别(に)”“本当(に)”“一番((に)”作为考察对象,利用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采集用例,对其两种形式的意义用法及构文上的特征进行试探性的研究。本文的结构大致如下。第一章为本文的序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动机·背景·目的·方法。第二章对具有代表性的先行研究进行概括。关于副词的先行研究,简单地介绍大樻(1897),山田(1908),时枝(1950),铃木(1978),仁田(2002)的研究,指出其形态的认定及分类因人而异;关于X(に)型副词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少,小林(1978)、工藤(2000)和赵(2000·2001)虽然在文中提到了与本文X(に)型副词有关的内容,但是并未对X(に)型副词两种形式的意义功能上的关联与差异进行深入阐述。第三章为进入具体考察之前的准备部分。首先对本文的副词及X(に)型副词进行明确的定义,并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对副词进行分类。其次,由于篇幅有限,笔者将本文的考察范围定为汉语副词,并根据赵英姬(2001)的汉语副词分类和在现代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的出现频率选取六组X(に)型副词。第四章对筛选出来的六组X(に)型副词进行具体的考察。首先,考虑到词干X本身的词性与其意义功能的关联,通过语料库对其词性特征进行分析。其次,利用国会会议30年的文字资料,将两种形式的使用频率通过曲线图进行直观的比对。最后,通过实例,逐一分析六组X(に)型副词的意义功能及构文上的特征。着重对意义功能相近的“余计(に)”“十分(に)”的搭配情况进行分析;其他组则着重基于实例的意义功能的分析;另外还通过后续“は”是否表示部分否定或陈述性增强,来分析两形式的不同。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本文的考察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六组X(に)型副词的“Xに”与“x”在意义功能上的分化,基本符合“情态副词→程度副词(数量限定→程度限定)→陈述副词”的规律;语基X的名词性越强,“x”作为陈述副词使用的比率越大;后续“は”时,“十分に”“特别に”“本当に”表示部分否定,而“普通に”“普通”“本当”则作为陈述副词使用。最后,笔者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提出了展望,期待其研究成果能在日语教学当中得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