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公告一直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同时也是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公司治理状况的重要途径。公告事件对投资者了解公司发展,并且基于此制定投资决策非常重要,而一些利好消息也提供给了短期投资者炒作的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说,依靠上市公司的公告事件进行股票买卖能否取得高于市场的超额收益是投资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如果上市公司公告的利好消息并没有使得股价上涨,那么这些信息对于投资者一文不值,而基于公告事件的投资决策也毫无意义。对于证券市场监管者来说,促进资本市场的绿色、健康发展一直是监管者的重要目标。而做为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如何对其进行更科学的监管,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事件更完善的披露都是监管者要面对的课题。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价的异常波动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形象。如果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将会给公司后续的融资,包括定增和债券发行带来一定影响。本文的研究旨在揭露公告事件对股价的影响,投资者可以根据公告事件构建投资决策以获取超额收益,监管者可以清楚的看到披露公告事件后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当股价偏离内在价值时,运用公告披露手段引导股价回归内在价值,并且抑制非理性波动,建立科学的市值管理制度。本文欲解决这三个问题:第一,探究上市公司公告事件对股价有怎样的影响;第二,不同的事件对股市的影响有何不同;第三,通过比较超额收益和异常收益来分析事件效应的影响程度并依此制定投资决策。基于此,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梳理总结事件研究法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并回顾了以往有关事件对股价的影响研究,为后文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提供思路。接下来采用理论分析法,基于上市公司公告事件的种类,分类讨论每种公告事件对于股价的影响关系。最后分别采用了事件研究法、统计分析等方法,以此来观察上市公司公告事件对于股价的影响。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事件研究法,初步的实证显示特征基准模型(CBBM)计算的异常收益能更好的反应事件效应引起的alpha, BMP-t检验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和传统t检验相当,但是发现正向异常收益的效能明显强于传统t检验,故本文实证部分主要采用的是CBBM模型以及BMP-t检验。通过研究,本文发现以下几点重要结论:(1)四类公告事件高管和股东增持、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和定向增发在发生后均产生了正向的平均累计超额收益和平均累计异常收益,并且平均累计超额收益显著高于平均累计异常收益,说明公告事件发生后的超额收益并不全都来源于事件的影响。(2)随着持有期的延长,四类事件对股票价格产生的影响效应,从高到低依次是定向增发事件,员工持股计划,高管、股东增持和股权激励计划。(3)定向增发和员工持股计划在上市公司中发生频率较低,该类事件发生对市场来说是极大的突发利好事件,股价在短期内均有很好的表现。相反高管、股东增持和股权激励计划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其事件发生后收益仅是略微强于正常收益和市场基准。本文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对投资者、监管者和上市公司分别提出对应的建议。一方面对于短线投资者来说,在定向增发和员工持股计划后选择买入对应上市公司股票平均意义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收益,尤其是定向增发事件。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虽然定向增发和员工持股计划在短期内有较好的收益,但要警惕收益出现下滑的风险,而高管、股东增持和股权激励计划收益短期较低,增速也相对较慢,但收益不会发生较大的回撤。如果投资者看重超额收益则应选择定向增发和员工持股计划,如果投资者看重异常收益并且想保持收益的总体稳健则长期可以考虑高管、股东增持和股权激励计划。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采取积极进取的经营决策来提振公司的市值,同时信息披露的流程和制度要受到监管者更加高度的重视并且加大其违规的处罚力度,严防内幕消息、“老鼠仓”等破坏市场公平的行为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