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务派遣制度在北京市发展较早,并以其潜在优势显著作用于劳动力市场和相关产业结构。尤其自《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劳务派遣实践得以迅速扩张,已在北京市形成了规模较大的劳务派遣工群体,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2012年底全国人大进一步对《劳动合同法》中劳务派遣相关条款进行了细化和修改,体现了对劳务派遣的重视和规范化的决心。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劳务派遣用工分布的实证研究,总结了北京市劳务派遣用工分布的三个基本特征,即人力资本层次偏低、组织内部比例过高和报酬差异化且水平较低的特征。本文同时从理论方面分析了劳务派遣的供给和需求,认为劳务派遣中存在以低成本战略——初级人才配置和价值创新战略——高级人才配置为特征的两种劳务派遣用工匹配方式,劳务派遣用工群体将呈现两极化特征。因此对低层次人才派遣进行适度规范,同时促进高层次人才派遣是北京市劳务派遣的发展趋势。结合对劳务派遣实践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本文认为目前北京市劳务派遣的用工特征是主要在低成本战略——初级人才配置路径上发挥促进就业和降低企业成本的作用,而在价值创新战略——高级人才配置路径上发挥作用不足,并分析了两方面的形成原因,即法律约束、监督力度不足和就业意愿不足。最后,本文为劳务派遣的规范化和成熟化发展尝试性地提出了完善劳务派遣制度环境、提高就业者议价能力和引导就业者正确认识劳务派遣的三方面政策优化建议,以期为北京市的劳务派遣发展实践和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