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型学习小组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以豆瓣为例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a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型学习是一种搭载于互联网虚拟社群,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一种聚集型学习方式,具有互动性、匿名性、虚拟性等鲜明的网络传播特点,已经成为当代新型的学习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豆瓣小组中社交型学习社群的交流方式(即媒介接触)与使用需求,尝试用阐释性话语文本研究的视角描摹这一群体和现象的特点、受众背后的媒介需求、媒介所具有的属性以及受众的需求是否得到满足,探究社交型学习的形成原因及背后机制。与此同时,在研究中对这一现象进行再次审视,从中看到社会情状、受众媒介需求以及社交型学习文化的特征。本研究主要采取参与式观察与把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这两种质化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对参与式观察中得到文本数据,置于NVIVO12.0进行编码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原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与选择性编码,采用传统的“使用与满足理论”模型,契合豆瓣学习小组的特性,得到社交型学习参与行为模型。其次,通过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验证模型饱和度,并且探究受众更加深层次的心理需求以及其他社会弥散现象,其中包括在微观层面探究受众的参与行为与需求、中观层面探究社群中的媒介属性以及宏观层面的社会大背景原因探究,从而探究社交型学习背后的文化景观。通过研究发现,社交型学习受众主要是出于诸如养成良好习惯、宣传推广需求、满足信息需求、满足分享欲望的个人需求以及明确学习目的、自律打卡学习、获取有用信息等成长需求而在虚拟学习社群中进行参与行为。参与行为包括分享信息、咨询信息等,而社群由于具有包括他律陪伴学习、小群专注严格、碎片化学习以及缓解孤独焦虑等媒介属性,能够契合受众的个性需求与成长需求。社交型学习之所以成为互联网时代备受欢迎的学习方式,其背后有宏大的社会背景与复杂的心理因素,通过对社交型学习现象的研究,也折射出当代青年人的群体性孤独、社会焦虑的精神状态,值得后续研究加以深入探讨。
其他文献
“快乐读书吧”的阅读推进环节是分享导读后的成果,交流好的阅读经验,指导阅读方法。这对提高整本书阅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推进学生阅读时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厚学生的精神底蕴。通过阅读预热、绘制导图、想象体验、诵读语录、创设情景、扉页题字这一系列策略指导下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亲子阅读、成长归因、了解异域,拓展阅读从不同角度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建构能力精神共生的阅读课堂。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数字化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家电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探讨家电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以家电领军企业海尔集团为例,分析其数字化转型过程,提出新时代下家电制造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有效策略,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区域协同治理政策是中国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的关键。首先对政策执行可能产生的治理效果展开分析,提出假设1~4;进一步以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工业SO2为典型污染物,构建双重差分(DID)模型评估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减排效果,以及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三种中介路径下的间接影响。结果显示:(1)以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城市为实验组,其他城市作为对照组,区域协同治理政策的影响系数为-1.3427,政策显著降低污
为了解决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内老化生物滤池的在线修复问题,选用一种复合微生态制剂定期向养殖池和老化生物滤池泼洒,同时监测生物滤池入水和出水的水质理化指标及异养菌和弧菌数量变化情况,通过生物滤池的对亚硝酸盐和氨氮等去除效率的恢复情况以及微生物恢复情况,判断老化生物滤池修复效果。结果表明:添加微生态制剂6 d后,老化生物滤池净化能力开始修复,15 d后对亚硝酸盐、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从28.34%、27.2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统编版教材的使用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学习先秦散文对处在发展中的高中生来说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地位越来越高。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将结合调查问卷、访谈记录和教学案例等一线实际情况的调查数据,以统编版教材中先秦诸子散文的分析为基础
<正>在当今物质丰裕、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在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面临着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等问题,这些负面影响也波及到了基础教育。面对新时代的新问题,任丘实验六小立足现实,大胆创新,基于教育生态管理的理念,重新审视了自身的办学行为,把生态管理文化之道融于学校教育教学管
期刊
简述了水产养殖中常见的微生态制剂及其作为水质改良剂的作用原理。介绍了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方法,以及在淡水、海水、重盐碱地等水质调控中应用效果。指出了目前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微生态制剂并非无所不能,要想彻底改善水质,长久保持水体清新,不能完全依赖于微生态制剂,应结合换水、合理投饵、及时清理剩饵和粪便等措施综合使用。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在反刍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概述微生态制剂的分类、作用机制、加工工艺及其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结果]微生态制剂按照菌种种类,可以分为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与光合细菌。作用机制主要有3种:调控微生态的平衡;产生营养物质,降低肠道pH与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竞争肠上皮细胞的黏附位点,防止病原菌的入侵。加工工艺主要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气流干燥。微生态
一个好的公益产品、公益理念和公益理想,要让更多人受益,发挥更大的社会效应,需要让更多的人关注、理解、支持、参与和推动,这就需要“公益传播”。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全媒体时代的开启,公益传播必须因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和贴近社会公众实际需求才能实现创新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模式下的公益传播,是新时代公益传播事业的发展趋势。它以信息的互联互通为核心,为公益传播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存储、充分的信息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