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物降解PLA/PBAT/PHBV共混材料的制备与可纺性研究

来源 :浙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857335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在寻求可循环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绿色材料。聚乳酸(PLA)是目前研究最多、产量最大、商业化最为成功的可生物降解材料之一,纯PLA显示出脆性,强度高而断裂伸长率低,使它的应用领域受到限制;与PLA相反的是,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共聚物(PBAT)是柔韧性极好的弹性体材料;聚羟基丁酸酯戊酸共聚酯(PHBV)则降解速率快。PLA、PBAT、PHBV都是极具发展前景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广泛使用这些绿色材料以代替石油基材料,将显著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PLA/PBAT/PHBV三元共混材料及GMA改性PLA/PBAT/PHBV共混材料,系统地研究了共混材料的结晶性能、热性能、相结构、流变性能及力学性能,并分析了共混材料的相容性及可纺性。研究结果表明:1.PLA/PBAT/PHBV共混材料的热失重起始分解温度与纯PHBV相比提高了45℃,热稳定性提高;材料中各组分Tg与单一体系相比几乎无变化,PLA/PBAT/PHBV共混体系为完全不相容体系;同时PBAT和PHBV的加入阻碍了PLA的冷结晶;SEM观察发现复合体系的共混形态呈“海-岛”分布,PBAT和PHBV可均匀地分散于PLA基体中,相界面分明;随着PBAT含量增加,PLA/PBAT/PHBV共混材料熔体的流动性增加,温度变化对黏度的影响变大;力学性能研究显示,PLA/PBAT/PHBV(70/20/10)组材料在保留纯PLA的60%拉伸应力的同时,拉伸应变提高到纯PLA的2.6倍,韧性得到改善。2.以GMA为增容剂,采用反应性共混制备的PLA/PBAT/PHBV共混材料中PLA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PLA/PBAT/PHBV共混材料异相间界面变模糊,由界面完全分离状态向部分粘结甚至“海”相将“岛”相整体包覆状态改变,粒径尺寸减小,分散均匀程度提高,GMA对PLA/PBAT/PHBV共混材料的增容作用显著。GMA对PLA/PBAT/PHBV共混材料中PLA组分的结晶作用产生了影响,其结晶温度(Tc)、熔融温度(Tm)下降及结晶度(Xc)下降。3.采用反应性共混制备的PLA/PBAT/PHBV共混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改善;改性后的共混材料熔体黏度略有增加,温度和剪切速率对熔体黏度的影响仍较大,剪切速率较高时GMA含量、温度变化对黏度影响显著减小,加工较为容易;GAM使PLA/PBAT/PHBV共混材料的可纺性显著改善,熔体纺丝速率提高,纤维最大牵伸速率可达126m/min,纤维粗细均匀,无发粘现象,可顺利退绕;GMA含量及牵伸速率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显著,断裂比强度增加时断裂伸长率减小。其中,GMA含量为7%、牵伸速率为70m/min时可制得力学强度与韧性较为平衡的纤维。
其他文献
多年来,高校牢牢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继承传统、求是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德育工作新规律,积累了德育工作的主要经验。
运用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及相关预测方法,界定了中国西南地区某些地震区的强震孕育周期,分析了这些地震区未来地震趋势.结果表明:得荣地震区与小江地震区当前孕育周
地方本科院校非能源类专业学生在学习少学时《传热学》课程时存在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差的问题,而课程以往的教学设计未能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素质水平,考核模式也较为松散,
本系统将STM32作为控制核心,利用超声波模块,红外感应模块,温度传感器模块,车锁感应开关与控制核心相连,检测车上是否有人;当温度超过一定值,会自主调节温度,同时发出报警信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通过离心机上机试验,研究絮凝剂耗药量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离心机差速维持在4 r/min~5 r/min,扭矩在30%~40%,进泥干固体负荷在1 700 kg TDS/h~2 200 kg TDS/h的
现代财务的内涵决定了企业财务包括价值和权力两个层面,其中,财务治理主要从权力角度处理财务问题,而财务管理侧重从价值角度处理财务问题。据此,我们认为:财务治理主体是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