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污水排放标准的不断紧缩。以控制富营养化的脱氮除磷已成为当今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反硝化除磷是目前广受关注的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基于该理论开发的厌氧/缺氧/好氧SBBR反硝化除磷工艺能减少有机碳源投加量、剩余污泥产量,并减小反应器的容积。这对于提高低C/N比值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序批式生物膜法(SBBR)是在SBR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性能。本课题以人工模拟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利用SBBR反应器实现废水的同时脱氮除磷,考察了SBBR系统对污水中有机物、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在系统稳定运行基础上,探讨了进水COD/TN、缺氧段硝酸盐浓度等因素对SBBR系统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系统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的运行方式。着重考察了系统反硝化除磷的效果,系统运行工况设定为:厌氧120min、缺氧90min、好氧210min、沉淀20min、排水10min。系统温度20~25℃,水力停留时间为26h,容积负荷为0.3kgCOD(/m3·d)稳定运行的SBBR工艺具有良好的反硝化脱氮除磷性能。在进水COD、磷酸盐和氨氮浓度分别为:378mg/L、8.13mg/L、21.6mg/L的条件下,出水COD、磷酸盐和氨氮浓度分别为:60.2mg/L、0.9mg/L、0.54mg/L,相应去除率分别达到:84%、88.9%、97%,有效的解决了废水中COD浓度低导致同步脱氮除磷过程中有机物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证明了SBBR工艺具有反硝化除磷能力。在缺氧段,不同的NO3-浓度、COD浓度、温度、C/N比对反硝化除磷有着不同的影响,试验数据显示,缺氧段NO3-投加量为30mg/L,磷酸盐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到27%;在该段COD浓度小于100mg/L时,磷酸盐去除率较高;反应器温度保持在25℃,系统反硝化除磷效果较好。通过分析进水C/N比对氮磷去除的影响,得出最优的C/N比范围为6~10。当进水C/N比高于10时,因为缺少氮源导致不完全的去磷;当进水C/N比低于6时,出现硝酸盐过剩现象,影响出水TN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