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货膨胀的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央行在经济繁荣时所最为关注的重要货币政策目标之一。尽管2008年金融危机的出现迫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并未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加之政府支持的四万亿财政政策,使中国经济恢复到高速增长的轨道中来。然而,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相应的通胀压力,面对国内产能和流动性过剩、对外人民币升值压力转变成通货膨胀压力,央行对通货膨胀的管理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和挑战。事实上,要想从根本上稳定通胀水平、消除通胀压力,就必须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作用,消除经济参与者的通货膨胀预期或引导经济参与者通胀预期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由于公众通胀预期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指标,一般来说很难进行测算。因此要想利用货币政策管理和引导合理通胀预期就必须寻找替代变量来对通胀预期水平进行把控。而金融资产占企业和居民总资产比重的日益扩大使得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参与者的通胀预期,最终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因此,利用中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通过关注和影响资产价格变动,来引导公众的合理通胀预期能够在中国无法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一局限性条件下为货币政策提供一条全新的通胀预期管理途径。基于上述原因,应当对资产价格、通胀预期与货币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重点分析,首先分析通胀预期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以及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理论角度重点分析资产价格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渠道,并将FCI作为资产价格的替代变量,利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打通了货币政策——资产价格——通胀预期——通货膨胀这一整个货币政策路径,最后进一步解决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的反应关系,分析面对资产价格频繁波动,货币政策应当采取怎样的态度进行应对,并借鉴国外管理通胀预期的先进经验,在无法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情况下,如何优化通胀预期环境来提高货币政策管理通胀预期的有效性,最终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通胀预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