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qing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桉树作为世界三大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桉树经济和社会价值已经显现,但其生态价值仍存在争议。为了探明巨桉的生态效益,为巨桉在四川地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试验研究了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季节动态、组成、优势菌属和根际微生物数量等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特性;同时,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1、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各样地均以秋季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或冬季最少。其中1号样地秋季最高值达到17.42×106个·g-1。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优势种群,其在土壤微生物总数中的含量为92.83%~95.45%;以下依次是放线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4.17%~6.66%;真菌约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0.38%~0.50%。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各类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cm的土层中。在深度为0~60cm的土层中,随着土层的加深,其土壤微生物呈明显的减少趋势。 2、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青冈次生林地的数量。1号和4号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总数分别是青冈次生林地的2.04倍和1.38倍。说明巨桉人工林地比青冈次生林地土壤更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农耕地数量相比有一定的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不过可以肯定,巨桉对土壤微生物有影响,总体上是向着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的方向发展。从物种多样性的角度衡量巨桉人工林表明,其物种丰富度高、分布均匀,生态结构合理。 3、本试验分别对细菌生理类群、放线菌链霉菌属和真菌进行了优势类群的鉴定。结果表明,在13种细菌生理类群中,巨桉人工林地总体上以好气性固氮菌、根瘤菌、氨化细菌和有机磷分解菌为优势类群。巨桉人工林地分离出的放线菌90%以上都是链霉菌属的种群。上层以白色类群、黄色类群、玫瑰紫亚群和灰褐类群为优势种群,这四种类群的总和占巨桉人工林地上层土壤放线菌总数的73.13%;中层以白色类群、黄色类群、淡紫灰类群和金色类群为优势种群,这四种类群的总和占巨桉人工林地中层土壤放线菌总数的88.46%;下层以白色类群、玫瑰紫亚群和青色类群为优势种群,这三种类群的总和占巨桉人工林地下层土壤放线菌总数的80.68%。经鉴定分析,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在巨桉人工林地所有土层中都有出现,
其他文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工会改革的全面深化,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工会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淀园工会工委”)依托园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
<正>2007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新法案《活动货物扫描法》,要求外国港口对发往美国的集装箱在起运港进行100%扫描检查。该法律将美国自身的海运供应链安全成本转嫁予其贸易伙伴,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经常讨论的话题之一,女性就业歧视一直以来是就业市场的顽疾。通过对某医学院校女
<正>有人说:"就连菩萨都爱听奉承话。""奉承"有讨好别人的意思,但是,如果能让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变得很敬仰你,那么奉承几句有什么不可呢?记得我升人中学二年级时,一眼认出新班
会议
文章试图以德国哲学家彼得·斯洛特戴克在《空间》三部曲中提出的"球体"和"气泡"概念来理解当代全球城市所面临的复杂空间状况,并挑战以往建筑学中占主导的水平主义。同时,文
<正>铁科院信息化板块货运系统业务群,承担了铁路货运信息化核心业务的系统集成、软件研发和工程建设等高新技术服务工作。覆盖货运管理(货票、货运票据电子化、货运站系统、
目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在我国尚无比较成熟的设计参数,在中试经验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人工湿地的设计计算步骤,详细列出了负荷、尺寸、停留时间等经验参数,同时介绍
以河南省滑县为粮食主产区代表县,结合426个农户调研数据,从分析农户耕地保护政策认知入手,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定了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粮食主
文章通过介绍开封双龙巷的景观环境改造设计,结合开封市旧城区改造及对传统民居保护的总体规划要求,阐述双龙巷景观设计主题、街巷空间肌理、景观设计手法以及种植设计,使双
<正>0引言1956年4月26日,IDEALX号船舶载着58个集装箱起航,拉开集装箱海上运输的序幕。集装箱海上运输经历初创期和成长期,于1997年迈入快速成长期。集装箱运输的模式也从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