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桉树作为世界三大造林树种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桉树经济和社会价值已经显现,但其生态价值仍存在争议。为了探明巨桉的生态效益,为巨桉在四川地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试验研究了洪雅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季节动态、组成、优势菌属和根际微生物数量等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特性;同时,与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1、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各样地均以秋季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或冬季最少。其中1号样地秋季最高值达到17.42×106个·g-1。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优势种群,其在土壤微生物总数中的含量为92.83%~95.45%;以下依次是放线菌,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4.17%~6.66%;真菌约占土壤微生物总数的0.38%~0.50%。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各类微生物主要集中在0~20cm的土层中。在深度为0~60cm的土层中,随着土层的加深,其土壤微生物呈明显的减少趋势。 2、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高于青冈次生林地的数量。1号和4号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总数分别是青冈次生林地的2.04倍和1.38倍。说明巨桉人工林地比青冈次生林地土壤更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巨桉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农耕地数量相比有一定的变化,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不过可以肯定,巨桉对土壤微生物有影响,总体上是向着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长的方向发展。从物种多样性的角度衡量巨桉人工林表明,其物种丰富度高、分布均匀,生态结构合理。 3、本试验分别对细菌生理类群、放线菌链霉菌属和真菌进行了优势类群的鉴定。结果表明,在13种细菌生理类群中,巨桉人工林地总体上以好气性固氮菌、根瘤菌、氨化细菌和有机磷分解菌为优势类群。巨桉人工林地分离出的放线菌90%以上都是链霉菌属的种群。上层以白色类群、黄色类群、玫瑰紫亚群和灰褐类群为优势种群,这四种类群的总和占巨桉人工林地上层土壤放线菌总数的73.13%;中层以白色类群、黄色类群、淡紫灰类群和金色类群为优势种群,这四种类群的总和占巨桉人工林地中层土壤放线菌总数的88.46%;下层以白色类群、玫瑰紫亚群和青色类群为优势种群,这三种类群的总和占巨桉人工林地下层土壤放线菌总数的80.68%。经鉴定分析,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在巨桉人工林地所有土层中都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