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100例病理确诊的肺隐球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经验,以期提高肺隐球菌病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呼吸科及胸外科明确诊断为肺隐球菌病的100例患者,查阅所有患者的病例资料,制作调查表,整理数据,结合免疫功能状态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其一般资料、易感因素、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纳入研究100例,其中57例为男性患者,43例为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30-75岁,平均年龄51.32±11.02岁,40-60岁为高发病年龄段。2.99例患者均无明确的鸟粪、霉土等接触史,1例有鸟类接触史。33例无任何基础疾病,67例伴有1种或多种基础疾病,以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多见;5例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3.67例患者无症状,33例患者有下列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咳嗽、咳痰、胸痛、咯血、气促、发热、乏力、盗汗、消瘦。4.影像学表现:100例患者中98例为结节/肿块影,其中单发32例,多发66例;2例为混合型。病灶主要位于外周(61.00%)、胸膜下(52.00%)及双下肺(50.00%);病灶伴随征象中以毛刺征及分叶征最常见。男女两组、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功能受损组在病灶的肺叶分布及病灶的数量统计上均无显著差异。5.19例患者行血清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其中5例阳性,14例阴性。6.97例患者行电视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2例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1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7.100例患者病理均表现为炎性肉芽肿,在多核巨噬细胞、类上皮细胞内外可见真菌孢子,10例伴有坏死,1例伴有钙化,PAS染色阳性率99%,六胺银染色阳性率99%,粘液卡红染色阳性率76%,所有组织抗酸染色均阴性,综上所述,确诊为隐球菌感染。8.治疗方式以手术+术后抗真菌药物治疗为主,其中72例接受了抗真菌药物治疗,用药方式多数为单药序贯,疗程3个月-12个月不等,平均疗程为6.39±2.15个月。100例患者中随访80例,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1年,其中:29例患者痊愈,51例患者好转,无复发或死亡。结论肺隐球菌病以中年多发,在免疫功能正常或受损的人群中均可发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依靠肺组织活检病理确诊,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测定可作为协助诊断的无创检查方法。抗真菌药物治疗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