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交媒体重新定义了人们沟通和社交的方式。Facebook等社交网站的出现,成功模仿出部落村的社会环境,这是其他通信科技所无法想象的。这证实了马歇尔·麦克卢汉半个世纪前所预言的“地球村”。全球化经常被假定为地球村概念的现实版,可这存在矛盾:村落的特别地方属性不可能是全球性的。这个观点也忽略麦克卢汉强调的另一关键,就是方便快捷口语化的通信技术进步,可以复制的村庄里的真实社交条件,带动人类的“重新部落化”。 承认社交媒体会不断促进非文字交流,以及,社会关系将成为网络人际交流的决定因素这两个前提。本文提出的论点是越来越多人会倾向参与根据独特的乡土文化而形成的在线社群。这些“全球化村落”反映的是它们获得文化认同的部落村。它们的存在不局限于某个地理位置,而繁荣在“地球村”的生态环境里。 通过多学科视角和netnography(在线民族学)的研究方法,本文以Facebook群组imTeochew(我是潮州人)为例,探究与海外华侨乡土文化有关的,在线“全球化村落”之具体情况,并指出其成员如何利用社交媒体保留、推广他们独特的部落身份认同。通过探索imTeochew群组与网络环境和组员集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澄清“全球”和“村”这两个对立概念如何在社交媒体里共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