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w1567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微生物分泌的天然高分子产物,具有无毒、高效和絮凝范围广泛等特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自来水厂活性污泥和土壤中分离、纯化絮凝剂产生菌,经复筛,得到30株絮凝率达70%以上的菌株,其中,絮凝率达80%以上的有13株,本研究中选用其中絮凝率最大的一株霉菌(命名为M9)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rDNA-ITS序列相似性比较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为棘孢曲霉。2、对影响菌株摇瓶发酵产絮凝剂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转速、培养温度、接种量、装液量等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是糊精(4.0%,w/v),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0.1%)+氯化铵(0.2%),最适无机盐为NaCl(0.025%)+KCl (0.025%)、+K2HPO4(0.05%)+MgSO4·7H2O(0.05%),最佳pH、培养温度、转速、接种量和装液量分别为7.5、30℃、150r/min、1×106个孢子/mL和50mL。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3d,棘孢曲霉M9产絮凝剂最高絮凝活性达97.3%,比优化前提高了11.2%。3、对棘孢曲霉M9所产絮凝剂进行了初步提取,絮凝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是由微生物分泌到胞外的。上清液中加入3倍预冷无水乙醇,4℃下静置沉淀过夜,离心、冷冻干燥,得到微生物絮凝剂粗品约16.6g/L,颜色为乳白色。经糖和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紫外光谱分析和定量分析,证实絮凝剂中含有98.51%多糖和0.88%蛋白质。然后对棘孢曲霉M9产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9产絮凝剂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50mL反应体系中,微生物絮凝剂最适投加量为2mL。多种金属离子作为助凝剂都有促进作用,尤其是Ca2+助凝效果最好,最适投加量为浓度1%的CaCl22mL。高岭土悬浊液体系pH值在2.0-5.0的酸性条件下时,絮凝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正>10月24日深夜,陈行甲从深圳飞到成都,落地后他发了一条朋友圈,"霜降天凉,汝心温暖。"这是他首次以公益人的身份来成都,两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参加成都市第五届公益慈
目的:研究运用母血清HCG、PAPP-A与超声颈项透明层厚度(NT)测量联合的一站式快速产前筛查体系(OSCAR)在海南地区染色体疾病及重度α地中海贫血(地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产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s,AD)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尽管对AD的研究已达百余年,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也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几十年研究发现,
为了解决四旋翼飞行器的控制问题,首先对四旋翼飞行器进行动力学建模,然后基于模型设计双闭环串级PID控制器;接着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对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目的初步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PO-AAV)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Ts)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之间的关系,探讨NETs水平
本文对近年来适用于有机热载体酸值测定的各种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分类,对现行常用的容量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同时对一些新的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并根
实验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演示实验,能够将物理过程客观地反映出来,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
长白山岳桦林带土壤-植被恢复对象为一宗建筑废弃地,位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心,为一宗工程小试。本文以“仿自然原型原理”为指导,以关键种恢复为突破口,依靠自然演替,恢复原有的
本文认为,企业并购的本质是主并企业为了获得目标企业控制权而实施的产权交易与整合行为。当以"利益相关者"为考察视角,并购动因可分为产权价值创造型动因与产权价值转移型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