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微生物分泌的天然高分子产物,具有无毒、高效和絮凝范围广泛等特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自来水厂活性污泥和土壤中分离、纯化絮凝剂产生菌,经复筛,得到30株絮凝率达70%以上的菌株,其中,絮凝率达80%以上的有13株,本研究中选用其中絮凝率最大的一株霉菌(命名为M9)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rDNA-ITS序列相似性比较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初步鉴定为棘孢曲霉。2、对影响菌株摇瓶发酵产絮凝剂的碳源、氮源、无机盐、初始pH、转速、培养温度、接种量、装液量等条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是糊精(4.0%,w/v),最适氮源为大豆蛋白胨(0.1%)+氯化铵(0.2%),最适无机盐为NaCl(0.025%)+KCl (0.025%)、+K2HPO4(0.05%)+MgSO4·7H2O(0.05%),最佳pH、培养温度、转速、接种量和装液量分别为7.5、30℃、150r/min、1×106个孢子/mL和50mL。在最佳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3d,棘孢曲霉M9产絮凝剂最高絮凝活性达97.3%,比优化前提高了11.2%。3、对棘孢曲霉M9所产絮凝剂进行了初步提取,絮凝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是由微生物分泌到胞外的。上清液中加入3倍预冷无水乙醇,4℃下静置沉淀过夜,离心、冷冻干燥,得到微生物絮凝剂粗品约16.6g/L,颜色为乳白色。经糖和蛋白质的显色反应、紫外光谱分析和定量分析,证实絮凝剂中含有98.51%多糖和0.88%蛋白质。然后对棘孢曲霉M9产絮凝剂的絮凝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9产絮凝剂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50mL反应体系中,微生物絮凝剂最适投加量为2mL。多种金属离子作为助凝剂都有促进作用,尤其是Ca2+助凝效果最好,最适投加量为浓度1%的CaCl22mL。高岭土悬浊液体系pH值在2.0-5.0的酸性条件下时,絮凝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