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经济伦理学是研究和讨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伦理相结合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出发点,从经济伦理学的全新角度来解读科学发展观,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伦理向度,这本身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与发展。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以发展的道德要求为思考方向,以寻求科学发展观的伦理意蕴为研究目的,以价值分析为主要研究手段,运用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期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一个伦理意义上的理论和实践支撑。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写此论文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探讨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内涵。介绍发展观的演变、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为分析其经济伦理意蕴作准备。第三部分,指出“以人为本”是经济发展的伦理前提和指向,阐述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以人为本是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第四部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应该遵循的伦理准则,其中,全面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协调,协调发展是兼顾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可持续发展是协调入和自然的关系;第五部分,提出经济社会发展应该采取的伦理方法是“统筹兼顾”,要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深刻挖掘其经济伦理的意蕴,它不仅是科学的发展观,更是科学的价值观,这样才能通过其经济伦理导向作用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