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MP-2修饰β-TCP/I型胶原复合材料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影响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ufe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缺损和骨不连修复问题一直非常棘手,人们尝试许多方法,但都有缺陷。最近研究者们设计的仿生骨基质材料,为了解决骨缺损及骨不连修复的这个棘手的难题提供了全新的修复的方法,本课题组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磷酸三钙良好的生物降解特性和形貌变化特性以及载体的功能,而且还充分的利用了I型胶原良好的细胞和组织相容性,以及两者结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尤其是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诱导动物或人的间充质细胞分化成为骨、软骨、韧带、肌腱和神经组织的特点,然后再利用质粒DNA作为基因的载体,制成含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包裹β-磷酸三钙/I型胶原溶液支架材料形成的骨修复材料,并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观察这种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生物相容性及其诱导、传导成骨的能力,为骨组织高效重建创建良好的的初始平台。方法:制备纳米级多孔β-TCP/胶原支架并负载含目的基因BMP2的质粒DNA形成基因修饰的支架材料。建立复合支架材料与小鼠前成骨MC3T3-E1细胞株的体外培养体系。将其分为支架组(Z)和平皿组(M),再根据质粒的不同浓度每组再分为2个小组。实验通过扫描电镜、光镜观察细胞学形态,Alamar Blue法检测细胞增殖,MuseTMCell Analyzer法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k2、Cdk4等细胞增殖基因。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含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修饰的纳米β-磷酸三钙/I型胶原溶液复合材料表面上面有大量大小不一孔隙;本研究说明复合材料与单纯含hBMP-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相比,更能促进前成骨细胞黏附、增殖及功能代谢,表明其对前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结论:含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修饰的纳米β-磷酸三钙/I型胶原溶液复合材料具有促进小鼠前成骨细胞增值的作用。含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修饰的纳米β-磷酸三钙/I型胶原溶液复合材料对前成骨细胞的增殖作用均要优于单纯的含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为目的基因的质粒DNA和单纯的纳米β-磷酸三钙/I型胶原溶液的支架材料。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第四次成人学习与教育全球报告》发现,妇女、农村人口、移民和难民、老年人等边缘化群体在学习参与方面不平等,他们面临着学习参与的情景障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激赏者无数,但是观点分歧南辕北辙,苏轼与王国维就是典型。本文细读文本,从蕴藉的字词、整体互动的结构上,解析了作品里朦胧意境,探寻作品表现的幽
18世纪的朝鲜是内部实学思潮和外界西洋文学肆无忌惮地刺激传统学术秩序的时期,这一现象在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同时,燕行,即在北京的旅行,对建立这种新学术和文化生态起了极大
1981年,娄叡墓壁画出土,在1990年出版的高等院校的中国美术史教材中被归于杨子华的名下,成为其代表作之一;2002年,徐显秀墓壁画出土,令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娄叡墓壁画和杨子华的
明代学者王世贞的绘画理论著述影响至今,其中许多观点在此后的美术史论书籍中造成以讹传讹或流于公式化,笔者就王世贞《艺苑卮言》和《艺苑卮言附录》的引用、五变说的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