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及文化解读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乐美的形象演变历经了差不多两千年的人类历史,从公元一世纪《圣经》中的无名公主和《犹太古史》中的小亚美尼亚王后,到中世纪福音书手抄本和教堂浮雕、壁画中宣扬基督教和陪衬圣徒施洗约翰伟大事迹的边缘人物,再到文艺复兴时期肖像艺术的美丽女主角,又到十九世纪后期象征唯美-颓废的“致命美女”。莎乐美的形象演变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西方社会发展的历史,涉及宗教、政治、道德和艺术等多个领域,从而成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在莎乐美形象的演变流程中,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十九世纪的东方主义、性别政治和审美现代性都一度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家艺术家因为受到特定历史时期的文艺思潮的影响而把莎乐美打扮成不同的模样。值得思考的是,莎乐美受到历代众多文学家艺术家的青睐,通过莎乐美形象的历史演变,他们的艺术创作串起了一段“莎乐美情结”。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学东渐使现代启蒙初期的中国也参与到编织“莎乐美情结”的行列里来。由于中国当时特有的历史情境和文化背景,原本在世纪末的西方文艺界象征着审美现代性的莎乐美经历了特别的形象解读,成为服务于中国启蒙现代性的艺术形象,对《莎乐美》的翻译、演出和仿作风靡一时。“莎乐美”这一文化现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能遗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写作的主旨是对莎乐美的形象演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梳理,并就其展开文化层面的解读和阐释。第一章对莎乐美在《圣经》福音书中的艺术原型和《犹太古史》中的历史原型进行了考证和描述,并试图还原曾激起后世艺术家创作灵感的神秘的“莎乐美之舞”的历史真相。第二章梳理了莎乐美在中世纪一千多年来视觉艺术中的形象演变,探讨了莎乐美如何从攀附着伟大圣徒的小人物逐步演变成绘画艺术表现主体的文化原因。论文从第三章转入对十九世纪后期莎乐美进入西方文坛的形象描述。本章主要论述了海涅、福楼拜和马斯涅笔下的“浪漫主义”的莎乐美形象。故事情节虽然各不相同,但这一时期的莎乐美散发出浓郁的浪漫主义风采。第四章挖掘了“象征主义扮相”的莎乐美形象,所涉及的画家和作家——莫罗、于斯曼和拉佛格——都是法国象征派的领军人物。其中于斯曼对莫罗版《莎乐美》的视觉形象所进行的文学描写,使“莎乐美”成为文学界和绘画界引人注目的互文现象;拉佛格的戏仿之作《莎乐美》嘲讽了法国动荡不安的历史、政治和革命以及传统的妇女观,并且呈现出象征主义作品背后隐藏的特殊的批判性和自反性。第五章是本文的重中之重,论述了“唯美-颓废主义”的莎乐美形象。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的王尔德的悲剧、比亚兹莱的插画和施特劳斯的歌剧携手打造了莎乐美的巅峰形象,使唯美-颓废的莎乐美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家喻户晓。唯美-颓废主义作为现代主义艺术的先驱,和象征主义一起揭开了审美现代性的序幕,虽然“短命”,却无可替代。艺术感性之美的“救赎”功用始终是艺术家和理论家探讨的主要命题,唯美-颓废的莎乐美之所以深入人心和久演不衰即说明了这一点。第六章探讨了唯美-颓废主义的莎乐美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所受到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一种是以田汉为代表的“去颓废”解读,另一种是以邵洵美为代表的“颓废”解读。尽管二者互为矛盾,却见证了中国现代文学家为中国的现代性所做的最大努力。结语部分从西方宗教、东方主义、女性主义和审美维度等几个方面重新总结了“莎乐美情结”的文化意义。莎乐美的艺术形象经过了千年的演变,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涉足各种艺术领域,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网络时代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莎乐美的形象演变依然没有停止脚步,这些问题有待我们今后做进一步的探索和讨论。
其他文献
熟语以其极强的生动性和表现力,受到政治评论家们的偏爱,在时政评论文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采用篇章语言学的视角,从研究熟语在各个语言层面上的特征入手,进而探讨了
<正>通用机枪是德国人的发明,从NG34、MG-42到NG3,德国一直领跑通用机枪领域,但随着美国M60、比利时NAG等一系列通用机枪的出现,德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头单地位被不断削弱。作为
联合作战样式下,常规导弹作战体系对抗不仅包含反导系统与常规导弹的拦截与反拦截,还包括阵地防卫、电子对抗等一系列新的对抗作战样式,因此它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用系统动力
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粘砂是常见的铸件缺陷,粘砂不仅会造成铸件表面质量的降低,而且给铸件的清理带来很大的劳动量,采用铸型涂料对铸型表面涂敷是防止铸件粘砂的最有效的措施。
母女关系是家庭维度中重要而独特的伦理关系,每一对母女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女性拥有共同生理体验和心理体验,因此女性笔下所描绘的母女关系更为真实、多样。九十年代以来
运用甘肃省天水、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8年玉米观测资料及两地相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利用FAOPenman-Monteith公式及作物系数对玉米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进行估算,建立了玉
通过植物叶片功能性状(比叶面积、叶组织密度、叶氮含量)和细根功能性状(比根长、根组织密度、根氮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途径;然后根据性状间的差异进行了
如何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生态补偿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生态足迹思想方法,以皂市水利枢纽工程为例,构建了5个生态补偿主体受益评估模型(生态供给足迹评估模型)和8个生态
当前,国际学术界针对土地利用的研究正由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向土地空间多功能变化及其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其宗旨是确定和度量土地多元化利用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功能,及其带
财团抵押是将债务人的各类财产作为一个整体,组成一个财团,通过必要的登记公示,在其上只设定一个抵押权,使得债务人实现融资的强烈需求得到满足的制度。财团抵押制度在我国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