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瘀化痰法对高脂血症大鼠sVCAM-1、VEGF干预作用的比较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祛瘀化痰方、疏肝理气方、补肾化湿方分别对高脂血症大鼠症状及血脂的改善情况、血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从药物反证的角度探讨三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症状的改善作用效果。  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祛痰化瘀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除空白对照组一般常规饮食外,其余5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3周后均眼眶取血检测血脂四项从而确立形成高脂血症模型。然后继续喂养高脂饲料4周,模型组给予蒸馏水,中药治疗组灌服中药,第50天禁食腹腔静脉取血测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根据三方结果观测不同证型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症状的改善作用,从而探讨对高脂血症的调脂机理。  结果:(1)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分别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5)。(2)并且通过3周与7周血脂的比较,得出祛瘀化痰方更优于疏肝理气方、补肾化湿方,可以更好的改善脂质紊乱,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3)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 sVCAM-1有极显著意义(P<0.01);补肾化湿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 sVCAM-1有显著意义(P<0.05),补肾化湿组与西药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说明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均有降低大鼠sVCAM-1的作用,其中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对sVCAM-1的降低作用效果优于补肾化湿组,而辛伐他汀效果明显优于补肾化湿组。由此我们推断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均可有效的降低血清 sVCAM-1的表达,抑制白细胞-内皮细胞的粘附,保护血管内皮功能。(4)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对大鼠血清 VEGF有显著意义(P<0.05);西药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对大鼠血清VEGF有显著意义(P<0.01)。说明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均有升高大鼠VEGF的作用,从实验数据相对参考疗效(因三组间比较均未达到 P<0.05统计学意义):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  结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复制成功: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均有降低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和升高HDL-C的作用;通过3周与7周治疗血脂效果对比,说明祛瘀化痰方更优于疏肝理气方、补肾化湿方,可以更好的改善脂质紊乱,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均有降低大鼠血清sVCAM-1的作用,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对sVCAM-1的降低作用效果优于补肾化湿组,而辛伐他汀效果明显优于补肾化湿组;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均有升高大鼠VEGF的作用,且治疗效果相对可以参考: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由此可见,祛瘀化痰组、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均具有调脂,调节sVCAM-1、VEGF的表达、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但在相对短时间内,祛瘀化痰组针对高脂血症大鼠症状及血脂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疏肝理气组、补肾化湿组,主要考虑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是通过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而造模成功,因而在相对时期内,仍以祛瘀化痰法为主。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骨碎补总黄酮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型大鼠血清中Cathepsin K浓度及胫骨干骨密度的影响,探讨骨碎补总黄酮防治骨质疏松的机制。  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
目的:观察补肾通窍方对I型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前区和隔外侧核神经元Bax与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该方抗糖尿病大鼠下丘脑前区及隔外侧核神经元退行性变的作用。  方法:将4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