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现状和路径选择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世界银行业进行了一场大洗牌,我国银行业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我国商业银行也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时期,提升我国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加快了全球扩张的步伐,海外并购和分支行扩张迅猛。因此,对影响商业银行国际化进入模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具体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出建议,对指导商业银行采取何种扩张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银行业国际化的现状,并重点对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国际化情况进行分析,认为无论从海外总资产、海外利润,还是从海外分支机构的情况看,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国际化进程都在深化,国际化程度位列我国商业银行前两位。文章还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特点,即海外机构布局战略意识增强、主要以绿地新建方式进入,但国际化主要集中在香港地区,国际竞争力弱,品牌价值低。其次,通过分析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日本商业银行、澳大利亚商业银行和我国商业银行的案例,得出国际跨国银行巨头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将案例和理论结合,定性分析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的因素。最后,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路径选择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自由贸易区作为其主要的形式,对世界贸易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自由贸易区的核心是各项贸易优惠安排,因而作为贸易优惠安排的核心问题—原产地规则,便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核心作用。由于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城市竞争力的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全球
正确的产业选择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而言,产业布局的选择不但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更对区域整体竞争力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经济结构实施战
从全球来看,美国于20世纪50年代率先走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成为了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服务业呈现高速发展,而占国家经济基础地位的制造业却没有得到与服务业相应的发
本文主要研究跨国并购对银行效率的影响。首先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找出研究缺口,并且从中国、美国和英国各找出一个银行进行跨国并购的案例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提出初步的假设
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短暂的土地改革之后,中国大陆便开始了广泛的农业合作化运动,这场由政府推动的合作化运动最终并没有促进中国农业的增长。在1978年以前,中国政府对合作社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