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联合心脏隆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观察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2415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其发病机制复杂,现认为主要与心室结构重建、各种体液细胞因子激活及神经内分泌紊乱有关。CHF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常并发贫血,其严重程度与CHF相关,被看成CHF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故纠正贫血对于CHF治疗有积极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EPO联合心脉隆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两药临床应用的有效价值和安全性。  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邢台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住院的CHF合并轻度贫血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CHF的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中国《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纳差和水肿等,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BNP等作出明确诊断。(2)成年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增大;男性>55 mm,女性>50mm;静息状态下左室射血分数(LVEF)≤40%;Hb浓度男性大于90g/L,低于120g/L;女性大于90g/L,低于110g/L。(3)愿意配合治疗,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不愿意配合治疗的患者。(2)患有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起搏器置入者、心绞痛、心肌梗死、多脏器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继发性贫血、消化道出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疾病的患者。  2治疗方法  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合适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EPO加心脉隆注射液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23例,原发病中冠心病26例,心肌病6例,高血压病8例;EPO加心脉隆注射液组:男性患者25例,原发病中冠心病28例,心肌病7例,高血压病5例。(1)对照组采用常规三联治疗加铁剂进行治疗。利尿治疗:使用螺内酯(40~60)mg/d,双氢克尿噻25mg,qd,均口服给药,有效后可减量维持。强心治疗:使用地高辛(0.125~0.25) mg/d,口服给药。扩血管治疗:使用硝酸甘油(10~20) mg/d,用250ml5%葡萄糖液体稀释后静脉滴注给药;依那普利(10~20) mg,bid,口服给药。纠正贫血:使用琥珀酸亚铁片0.2g,bid,口服给药。(2) EPO加心脉隆注射液组是在常规三联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及EPO治疗。心脉隆用法:(5~10)mg/kg,用250ml的5%的葡萄糖液稀释静脉滴注,每分钟20~30滴,每日两次,首次用药需要做皮肤过敏试验,一个疗程为两周。EPO用法:采用皮下注射给药途径,1次/周,一次2000IU,根据病情增减用量,最多可增至3次/周,直至其血红蛋白达到或超过110g/l。  3主要研究目标及测定方法  记录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NYHA)、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及血红蛋白(Hb)浓度,观察不良反应。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和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由2名具有专业资格的医师共同评定,血常规、超声心动图(LVEDD、LVEF等)、X线胸片、心电图、NT-pro-BNP等的检测均由具有专业资格的医师测定。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比较采用成组比较的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 EPO加心脉隆组和对照组在年龄、体重、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 EPO加心脉隆组和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心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前者较后者的改善更明显;EPO加心脉隆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相比更好。  3 EPO加心脉隆组和对照组的心力衰竭生活质量在经过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并且EPO加心脉隆组较对照组的下降更明显。  4 EPO加心脉隆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显示LVEF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并且EPO加心脉隆组表现的更明显;而LVED在经过治疗后下降,且EPO加心脉隆组较对照组的下降更明显。  5 EPO加心脉隆组和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BNP相比较治疗前有明显的减低变化,并且EPO加心脉隆组减低的更明显。  6 EPO加心脉隆组和对照组在经过治疗后相比较治疗前血液中Hb含量有明显的提高,并且EPO加心脉隆组较对照组提高的更明显。  7观察治疗一月后,对EPO加心脉隆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6min步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步行通过距离延长,运动耐量增加,而且EPO加心脉隆组变化的更显著。  8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3例患者口诉有胃胀、消化不良等胃肠道不适症状,治疗组1例患者在输液时有头晕头痛感,经过减慢输液滴速后缓解。  结论:  1从临床疗效观察,EPO联合心脉隆组显效达到68.6%,总有效达88.7%,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观察EPO联合心脉隆辅助治疗CHF过程中,患者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NT-proBNP、Hb等指标明显改善。  3两组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3例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胃肠道不适,停药后有所缓解,考虑可能是铁剂的副作用;EPO联合心脉隆组有1例出现头晕、头痛感,经过减慢输液滴速后缓解,其原因尚不明确。  4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心脉隆对CHF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新药,EPO对于CHF并发贫血也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两者联用治疗CHF合并贫血就本研究观察疗效明显,但其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与印证。
其他文献
【摘要】《大公报》于1934年成功创办了《史地周刊》,并成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地教育变革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该专刊为读者提供了自由发表学术观点的空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本质,唤起国民爱国意识;阐述变革史地教育观念与方法的现实意义,为中国近代史地研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大公报》 《史地周刊》 史地教育    1934年9月21日创刊的《史地周刊》,是新记《大公报》后期创办的二十
次声是指频率为0.0001~20Hz范围内的声波,其广泛存在于人类生存的环境中,具有穿透能力强、衰减小的特点。次声对人体的原发性作用机制是生物共振,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次声作用于
目的多发性肌炎是一种弥漫性骨骼肌炎症性疾病,可引起心脏多种损害,并危及病人生命。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多发性肌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其重要性,探讨心肌损害发生的
急性脑梗死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严重者还可危及生命。对比缺血预处理在临床中的不可操作性,众多非缺血预处理方法则凸显出更为实际的研究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