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探索非家族性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以及肿瘤免疫逃逸、机体免疫耐受间的关系对乳腺癌的深入研究十分重要。以往有关乳腺癌基因发病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家族性乳腺癌及其相关的BRCA1和BRCA2基因缺陷,但约90%的乳腺癌属于与其无关的非家族性乳腺癌,其基因发病机制研究较少。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仅用基因的变异并不能解释疾病发展的过程。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肿瘤细胞通过特殊的通路逃逸免疫系统的监视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2002年,美国学者发现了一种新的乳腺癌抑制基因RhoBTB2 (rho-related BTB domain-containing 2 ,RhoBTB2),并推测其在大多数乳腺癌中表达缺失或处于失活状态[1],更重要的是,它是与非家族性乳腺癌相关的少数基因之一,可能成为乳腺癌的主要候选抑癌基因。有关RhoBTB2基因的研究国外刚刚起步,国内尚未开展。研究多数限于乳腺癌细胞系体外实验模型,对乳腺癌组织研究甚少。Fas也称Apo-l,CD95,属于TNF超家族的跨膜糖蛋白。Fas广泛分布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等免疫细胞表面,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意义。Fas系统与乳腺癌的关系在国内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多仅限于基础理论研究,尚无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相关的分析,而且众多学者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CTLA-4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激活的CD4+和CD8+T淋巴细胞及激活的B淋巴细胞表面表达。CTLA-4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移植排斥反应以及机体肿瘤、抗感染、抗过敏能力有关。有关CTLA-4信号传导的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自身免疫病,少见关于肿瘤方面的报道。本研究从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发性非家族性乳腺癌发病及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研究(Y2004C17)中选取子课题,将填补国内同类研究的空白。本课题的完成将探索乳腺癌发病及免疫逃逸的机制,为乳腺癌的基因及生物治疗提供新的靶位。材料与方法选取1999年1月~2004年5月山东省肿瘤医院乳腺病中心单个治疗组收治的女性首诊可手术的散发性乳腺癌患者60例,对照组为30例女性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癌组织均于术中在原发灶取材,良性病变者选取病变旁正常乳腺组织,组织离体后迅速置于液氮中,并保存于-196℃备用。采用TRI Zol试剂,按试剂说明书提取总RNA,以提取的RNA为模板,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逆转录及PCR。PCR产物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Gel Dos1000凝胶图像分析仪分析扫描各条带,以各样本β-actin作为内参照,各目的基因条带与β-actin条带扫描所得灰度值的比值表示该基因的相对表达量。Fas以β-actin2作为内参照,CTLA-4及Rhobtb2以β-actin1作为内参照。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RhoBTB2基因乳腺癌组织中RhoBTB2基因表达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乳腺癌组织中Rhobtb2基因表达的相对定量均数分别为0.625±0.160,而正常腺体组织为0.843±0.218,P<0.01。RhoBTB2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浸润性小叶癌中,表达均数为0.597±0.157和0.717±0.145,P<0.05。乳腺癌不同发病年龄、腋淋巴结状态、分期、ER、PR、HER2及生存时间组间比较,RhoBTB2表达的分布无明显差异。2. Fas乳腺癌组织中Fas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乳腺癌组织中Fas的相对定量均数分别为0.699±0.285,而正常腺体组织为0.502±0.178,P<0.01。Fas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有关,有转移组Fas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分别为0.782±0.313和0.557±0.146,P<0.01。而无转移组与腋淋巴结转移<4个组及腋淋巴结转移≥4个组比较,Fas表达也有差异,均P<0.01。乳腺癌不同发病年龄、病理类型、分期、ER、PR、HER2及生存时间组间比较,Fas表达的分布无明显差异。3. CTLA-4乳腺癌组织中CTLA-4的基因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P<0.01。乳腺癌组织中CTLA-4表达的相对定量平均秩次为60.030,而正常腺体组织为16.430,P<0.01。Ⅱ期与Ⅲ期乳腺癌样本中,CTLA-4表达有显著性差异,其均数分别为0.978±0.330和1.134±0.240,P<0.05。乳腺癌不同发病年龄、病理类型、腋淋巴结状态、ER、PR、HER2及生存时间组间比较,CTLA-4表达的分布无明显差异。4. Fas、CTLA-4与RhoBTB2表达的相关性乳腺癌组中,三者之间表达均无明显的相关性。在正常乳腺组中,Fas与CTLA-4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591,P=0.001。CTLA-4与RhoBTB2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417,P=0.022。RhoBTB2与Fas表达间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抑癌基因RhoBTB2可以作为一项新的特异性较强的乳腺癌肿瘤标志,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其作用,亦可以作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为乳腺癌的生物靶向治疗开辟新的思路。2.本项研究提示并非所有肿瘤细胞都是通过细胞表面Fas表达的缺如或下调而逃避免疫监视的,这对传统的Fas/FasL途径引起的“自杀”学说提出了新的挑战。Fas检测对进一步阐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3.乳腺癌中可能存在免疫耐受,从而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在肿瘤防治领域开发CTLA-4抗体及肿瘤疫苗中有广阔的发展空间。CTLA-4亦可以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肿瘤标志。4.RhoBTB2和Fas及CTLA-4的相关性研究为探索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免疫逃逸及免疫耐受的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