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有机污染物所造成的土壤环境污染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和积累程度与它们是否与土壤中的无机部分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关系密切。有试验表明,不同的有机分子和不同的无机矿物之间的结合程度不同,因此研究进入土壤的有机污染物如何与土壤矿物间的结合,对理解和阐明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残留、转化、迁移等过程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选取多种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有机物(包括药物与普通有机物)和土壤中典型的代表性矿物进行有机-无机复合的试验,拟通过对它们之间进行有机无机复合过程特征的研究,从分子结构、电荷特征、相互间的作用力等方面探讨有机物与粘土矿物结合的机理,从而阐明有机污染物进入土壤中后的转化过程和残留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所用高岭石的永久电荷量为16cmol kg-1,可变电荷量为12.54cmol kg-1,所带表面电荷为正电荷;蒙脱石的永久电荷量为-68cmol kg-1,可变电荷量为-15.1Ocmol kg-1,所带表面电荷为负电荷。(2)供试的九种有机物中,葡萄糖、蛋白质、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卡马西平、吉非罗齐、六六六、草甘膦的表面阴电荷需求量之间差异较小不同有机物的表面阳电荷需求量之间差异较大。其中,蛋白质、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卡马西平、吉非罗齐、六六六的表面阳电荷需求量相对较大,而草甘膦和葡萄糖的表面阳电荷需求量相对较小。(3)蛋白质、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卡马西平、吉非罗齐、六六六可以和蒙脱石、高岭石之间发生吸附,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葡萄糖和草甘膦难以与以上矿物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4)对于有机污染物而言,卡马西平、吉非罗齐、六六六可借助于疏水键吸附到蒙脱石表面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借助于疏水键和静电引力吸附到高岭石表面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而草甘膦由于其较大的水溶性和较少的负电荷,即难以与蒙脱石之间通过静电引力发生吸附,也无法与高岭石相互吸引。(5)对于有机物料而言,蛋白质、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也是通过疏水键吸附到其表面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而葡萄糖是由于其水溶性以及与蒙脱石之间较大的静电斥力作用才没有与蒙脱石表面复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蛋白质、纤维素、甲壳素、壳聚糖是同时借助于疏水键以及静电吸引的作用吸附到其表面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而水溶性的葡萄糖不具有该特点,不能与高岭石复合。(6)所有供试有机物与无机矿物之间的吸附作用主要发生在矿物的边缘和表面,没有有机分子进入到矿物晶层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