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伦贝尔市民族幼儿园蒙汉双语师资现状研究是一次基于对呼伦贝尔市内典型的民族幼儿园而开展的实地调研。在本研究中,笔者从现状描述,问题分析以及对策建议三大方面对呼伦贝尔市民族幼儿园蒙汉双语师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呼伦贝尔市民族幼儿园蒙汉双语师资现状的六大优势,五点不足,以及三大对策建议。具体讲,六大优势中充满民族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建设与教学活动设计,为呼伦贝尔地区的蒙汉双语儿童提供了独具民族魅力的成长环境,这对于孩子们成长为具有包容视野和多元价值观的未来公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蒙汉双语幼儿教师纯熟的蒙汉双语技能为开展幼儿园的蒙汉双语教学活动,提供了基本的教学保障与支持;独具特色的“蒙汉双语”或“蒙汉英三语”幼儿园教学形式,即体现了蒙语的民族特色,又顺应了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一种匠心独具的创新式探索;来自幼儿家长的支持和监督,为民族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和鼓励;见证呼伦贝尔市民族幼儿园的发展,同时也是对这些民族幼儿园园长素质与远见的一次观瞻和考验,而幼儿园园长素质的最高表现,就是如何为幼儿园整体的运转加注正能量,让幼儿园的教师们在劳累疲惫中依然能够“累并快乐着”,创造积极、健康、正面、互助的幼儿园人文环境。在问题方面,总体来讲,呼伦贝尔市民族幼儿园依然存在着诸如“私多公少,优质幼儿园数量少”,“幼儿教师数量少,优质师资匮乏”,“蒙汉双语教师职业培训覆盖面窄”,“蒙语课件少,蒙汉双语教学资料匮乏”等问题,使得呼伦贝尔地区民族幼儿园的发展还面临着一定的危机和挑战。在研究对策方面,基于对呼伦贝尔学院蒙汉双语幼儿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以及对丹麦学前教育与双语教育体系的微探,仍然可以看出民族幼儿园以及蒙汉双语师资培养的前景与曙光。此外,提高待遇、吸纳优秀人才投身呼伦贝尔市学前教育领域;加快呼伦贝尔城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合理布局调整;加强对年轻蒙汉双语师资人才的培养,提升呼伦贝尔市蒙汉双语教师的整体素质;秉承原生态的教育理念,让民族幼儿园服务家乡服务地区等都有利于帮助呼伦贝尔市民族幼儿园及其蒙汉双语师资实现更好的发展,创造从优质幼儿园建设,双语幼师培训,双语教材开发等方面的机遇,更大程度的发挥民族幼儿园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少数民族幼儿教育与成长的重大而神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