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孕育一切生命的摇篮,人类及自然界的生物都必须依赖水才能生存和发展。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随着“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激化,全球性水资源紧缺的危机正在不断加剧。我国属于中度缺水并且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又不均衡的国家,当前又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水资源紧缺危机的应对,自然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科研课题。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与自然水资源可支撑力度的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是水资源紧缺危机应对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促进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方式由不可持续向可持续的转变,是水资源紧缺危机应对研究的指导方针,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科学化及其伦理学基础,是水资源紧缺危机应对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环境伦理学中的环境公正的原则,为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导向;进而,从我国水资源现状出发,在环境公正原则的视野下,沿着环境伦理与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融合协调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分析了我国水资源管理政策法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论文主要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论述了伦理与法的结合问题,对伦理与法二者相融合的基础和必要性做出分析。2、详细论述了环境伦理学中环境公正的内涵,从环境区域、资源转移、贫富差距等方面指出了我国国内环境不公正的表现。另外,从我国政府的环境伦理责任出发强调了政府应该保障环境公正的实现。3、从环境公正的视野出发,对我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和表现进行分析,指出产生水资源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水资源管理的政策法规中环境公正原则的不到位或缺失。4、对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现实作用进行分析,强调政府在水资源管理中的责任不能缺失。5、以政府坚持环境公正为基础,提出完善我国水资源政策法规的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