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沈阳市和平区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水平,探讨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中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调查对象为整群抽取沈阳市和平区2所中等教学水平中学(初中、高中各一所)的初一至高三六个年级共1390人。使用工具为一般资料问卷、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流调用抑郁量表(CES-D)和青少年危险行为评定量表(RBQ-A)。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中学生的攻击与暴力行为、破坏纪律与违法行为、抽烟与喝酒行为、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以及无保护性行为得分存在性别差异,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P<0.01);自杀与自残行为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2、中学生的攻击与暴力行为、破坏纪律与违法行为、抽烟与喝酒行为、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与无保护性行为危险行为得分存年级差异,在攻击与暴力行为、破坏纪律与违法行为、抽烟与喝酒行为、无保护性行为中,高中生得分显著高于初中生(P<0.01);在不健康饮食与缺乏运动行为中,高中生得分显著低于初中生(P<0.01);自杀与自残行为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
3、中学生自尊水平和攻击与暴力行为、破坏纪律与违法行为、自杀与自残行为、抽烟与喝酒行为、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以及无保护性行为呈显著负相关(P<0.01)。抑郁水平和攻击与暴力行为、破坏纪律与违法行为、自杀与自残行为、抽烟与喝酒行为、不健康饮食和缺乏运动以及无保护性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
4、以危险行为得分为因变量,将性别、年级、抑郁和自尊4个因素作为自变量,采取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性别、年级、抑郁和自尊都对危险行为有显著性影响(p<0.05),Y=70.604-4.658X1-1.437X2+0.470X3-0.481X4.
结论:
1、中学生危险行为水平是存在性别和年级上的差异的,男生较女生更容易发生危险行为;高中生较初中生更容易发生危险行为。
2、低自尊水平和高抑郁水平的中学生更容易发生危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