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信息披露质量与现金持有量——基于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j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金持有决策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财务决策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投资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公司治理又被看作是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一项关键因素。因此,在Jensen(1986)提出自由现金流假说之后,现金持有量水平在许多研究中被看作是公司治理强弱和代理成本高低的衡量标准。考虑到信息披露质量是反映公司治理绩效的一项重要特征,然而在已有关于公司治理与现金持有量之间关系的研究中鲜有学者从信息披露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以信息披露质量为视角研究其对现金持有量的影响。  本文从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出发,认为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也相对较高。信息披露一方面能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通过减少自由现金流来有效抑制管理层的过度投资和在职消费;另一方面有利于降低外部信息需求者获取信息的成本,建立和维护良好的融资渠道,从而无须持有过多的现金。总而言之,高信息披露质量的公司应该具有相对较低的现金持有量。  本文根据所披露信息的内容,将信息披露质量区分为整体信息披露质量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在进行文献及理论分析之后,利用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数据结合手工收集信息披露质量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信息披露质量能够有效反映出公司治理中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特点;(2)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够帮助样本公司拥有更为通畅的短期银行借款融资渠道;(3)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的公司,其现金持有量水平越低。
其他文献
政策利好与经济转型的双重驱动,国内并购交易规模在最近十年大幅提升,并购重组已逐渐成为资本市场中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并购交易市场火热的背后隐藏着高溢价的隐性地雷,过高的溢价支付影响了资本市场中公司的并购效率与并购绩效,但企业高层管理者仍然热衷支付高额并购溢价。一般说来,企业高管在并购相关决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了必要的经济利益驱动,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质与认知偏差也会深刻影响并购决策的最
区域创新能力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我国目前创新水平还比较低,且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之间的创新能力发展存在差异。本文从金融资本、市场规模两个
随着我国物流领域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纷纷进驻中国。而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却面临物流观念落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人才短缺等
二0一0年十一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通知认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创办医疗机构,有利于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