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贸易区是区域贸易安排的一种,在WTO谈判停滞不前的背景下,区域贸易迅猛发展。截止目前,我国已经签订了17个区域贸易协定,其中包括16个自由贸易协定和1个优惠贸易安排。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三个经济大国,三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7.86%,若中日韩自贸区建立,将对中日韩三国甚至世界经济带来极大的影响。自贸区谈判虽然涉及原产地、服务贸易等,但最为核心的还是关税的削减,本文重点研究了中、日、韩三国自贸区优惠关税降税特点并预测中日韩自贸区优惠关税的可能降税方式。首先,本文对中日韩自贸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通过三国进出口贸易额、贸易依存度以及目前关税税率水平三个角度,得出中日韩三国之间贸易往来紧密,产品互补性强,且存在一定的降税空间。通过总结中日韩目前的谈判进程,可以看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每年持续推进,自贸区成功建立有很大的可能性。其次,为了方便后续降税方式的研究,本文通过贸易量、税率水平以及显性比较优势等指标,总结出各国在关税减让谈判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的产业。其次,本文搜集了中国、日本、韩国已签订所有自贸协定的关税具体减让表、关税削减解释文本及有关贸易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数据分析、归纳分析等方法,总结得出中日韩三国已经签订的自贸协定降税规律及特点;同时,由于澳大利亚与中日韩三国均签订了自贸协定,本文选择澳大利亚为参照国,并结合中日韩谈判应该重点关注的产业,对比分析中澳、日澳、韩澳自贸协定关税降税特点及规律。最终整合以上数据,得出了中日韩三国在降税方式、降税范围、降税速度、例外产品、配额产品等方面的特点及趋势。最后,本文在中韩自贸协定降税的基础上,结合三国的降税趋势和特点,站在中国的角度,对中日韩自贸区优惠关税降税方式作出预测,并为中国今后自贸区降税谈判提出建议:1,农产品可采用动态降税方式;2,降税方式应更有针对性,如学习韩国将时间因素融入降税,使税率随季节变化而变动,学习日本,在谈判时规定重新谈判的相关条款,以更好应对市场变化。3,降税谈判过程要充分发挥具有显性比较优势产品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