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混气体在多孔介质中燃烧与传统自由空间的燃烧相比,不仅可以拓宽贫燃极限,而且在污染物排放方面也有显著的优越性,本文利用多孔介质燃烧技术运用到民用燃气灶中,对多孔介质燃气灶表面温度特性进行了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多孔介质燃气灶着火启动过程的稳定时间研究。在燃气灶在开始着火到燃烧稳定的过程中,分析了热负荷、风门开度以及喷嘴直径对表面稳定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负荷的增大,稳定的时间随之降低;风门开度逐渐增大时,稳定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喷嘴直径越大,稳定时间越长。多孔介质燃气灶在着火启动过程中,分析了气灶表面温度场分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多孔介质在着火后,表面辐射温度逐渐趋向于均匀,表面最高与最低温度差值逐渐减小;当整个表面温度达到稳定时其差值最小并保持稳定,表面温度分布均匀。另外还实验得到了燃气灶表面气固温度变化过程,研究发现,气固两相温度都经历上升、下降、再上升至稳定的过程,前两个过程气相温度高于固相温度,最后一个过程固相温度高于气相温度,气固温度差值在过程中逐渐减小,当燃烧稳定时,温差值温度且变化不大。多孔介质燃气灶在着火启动过程中,实验研究了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特性,结果发现,,烟气中的CO的浓度变化和多孔介质表面温度均匀性有很大的关系,表面温度不均匀时CO浓度生成量增加,当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时,CO的浓度降低一个较小的数值并且保持稳定,并且此时CO、NOX浓度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要求范围内。多孔介质燃气灶表面温度分布特性研究。燃气灶在着火启动一段时间后,在不同的燃气热负荷、风门开度及喷嘴直径时,详细分析了燃气灶表面温度分布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当风门开度、喷嘴直径一定时,随着热负荷的增大,燃气灶表面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差值逐渐减小,表面平均温度随之升高;热负荷、喷嘴直径一定时,随着风门开度的增大,燃气灶表面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差值变化为先减小后增大,表面平均温度先增大后减小;热负荷、风门开度一定时,随着喷嘴直径的增大,燃气灶表面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差值变化为先减小后增大,平均温度随之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