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的建设始终是区域发展的重点,随着全球城市化和工业化不断提速,城市之间的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区域性分工协作就此产生。城市间的联系对于提升整体区域经济和加快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疆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在我国未来发展蓝图中处于战略性地位。然而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新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还比较落后,城市之间联系也不明显,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还未得到很好体现,加之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这些因素都让新疆城市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也使得对新疆城市的研究成为一种必然。 基于上述背景和现实需求,本文以城市流强度模型为基础,从城市流强度和模型结构两方面分析了新疆三个节点城市及各城市群的联系和带动作用,并据此提出了优化对策,本文分为七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绪论。对研究背景进行概述,说明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确定本文的研究问题,并从整体出发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基本概念理论及模型构建。阐明论文主要依据的理论和基本概念,考虑将城市流强度模型与新疆绿洲经济相结合,尝试构建单个城市为对象和城市群为对象的递进式双层城市流强度模型,以便更有效细致的反映城市以及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搭建出具有说明性的符合新疆实际情况的城市流强度模型。 第三部分,研究区域的选择。结合新疆实际情况,确定本文研究的具体区域。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实证分析。根据上述方法,测算新疆三个节点城市及对应城市群的城市流强度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测算产业类型对城市流强度影响。最终得到新疆三个节点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情况。 第六部分,对策建议。针对上述分析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与意见。 第七部分,结论。根据本文分析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并从中认识到写作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