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化盆地地处吉林东部盆地群,位于敦-密断裂与鸭绿江断裂之间,是在华北板块北缘基底上发育的中生代断陷盆地。论文从以下四部分展开研究:一、岩石和沉积相类型通化盆地中生代岩石的类型共有7大类,主要有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和火山碎屑岩,与此同时也钻遇碎屑熔岩、熔岩、侵入岩和变质岩,15个亚类,49种基本类型;识别出沉积相类型有冲积扇、(扇)三角洲、火山(机构)和湖泊4大类,11大类亚相,43个微相。二、沉积充填在各个时期的特征通化盆地层序充填类型有3大类:碎屑岩充填、火山岩充填、火山岩和碎屑岩混积充填。盆地下白垩统沉积充填特征自下向上依次为果松组发育四个三级层序,整体为火山岩沉积;鹰嘴砬子组识别出一个三级层序,整体为湖泊沉积;林子头组发育三个三级层序,整体为火山斜坡沉积;下桦皮甸子组识别出一个三级层序,整体为湖泊-扇三角洲前缘沉积;亨通山组发育五个三级层序,整体为火山岩-湖泊沉积;三棵榆树组发育六个三级层序,整体为火山岩沉积。三、通化盆地的构造演化研究研究发现通化盆地构造演化可以划分成6大阶段:初始坳陷或断陷阶段(J2h),范围较大,为印支造山后调整阶段;抬升剥蚀阶段(J3),推测侯家屯沉积厚度很大,或J3存在一定的沉积但已剥蚀殆尽,J2h才能有现今的保存,此阶段是燕山运动的开始;第一期火山喷发(K1g)-快速沉降(K1y)阶段,火山岩范围广,超越现今盆地范围,非补偿碎屑沉积限定在走滑断陷盆地内,盆地火山规模大,与碎屑岩混积和泥岩发育,该阶段沉积果松组和鹰嘴砬子组;第二期火山喷发(K1l)-快速沉降(K1x)阶段,火山岩和非补偿碎屑沉积限定在走滑断陷盆地内,火山规模变小,该阶段沉积林子头组和下桦皮甸子组;第三期火山喷发与缓慢沉降阶段(K1h),火山岩有一定发育,泥岩也有一定发育,盆地逐渐被充填,此阶段沉积亨通山组;第四期火山喷发阶段(K1s),火山规模较大,遭受剥蚀,该阶段沉积三棵榆树组。四、生储组合分析亨通山组的厚层泥岩是研究区中主要的有利的烃源岩发育层,亨通山组砂岩和下桦皮甸子组砂岩是储层的主要发育层位。通化盆地有下生上储和自生自储两种生储组合类型。下生上储组合类型有:下桦皮甸子组泥岩与亨通山组砂岩(K1hSQ1砂岩)组合;自生自储组合类型有:亨通山组泥岩与亨通山组砂岩(K1hSQ2砂岩,K1hSQ3砂岩,K1hSQ4砂岩,K1hSQ5砂岩)组合。通化盆地主要的含油气层位是亨通山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