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生作为工业社会建设的预备军,其职业忠诚水平既是我国职业道德变迁的一种敏感折射,同时也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高职教育受到国家及社会的关注,而这个群体高就业率与高转行率的特征已引起部分学者对高职生职业忠诚的思考。职业忠诚观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至关重要,它对高职院校的生源、声誉、可持续发展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当前开展高职生职业忠诚观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在相关文献综述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建构,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测评工具,依据当前我国90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编制“高职生职业忠诚观的初试问卷”,在对试测结果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形成具有较高信、效度的“高职生职业忠诚观调查问卷”。本研究以该问卷作为测量工具在辽宁、山东、上海共选取6所高职院校900名高职生进行职业忠诚观的现状调查。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高职生职业忠诚观存在的问题:总体水平偏低、含义认知模糊、价值期望不合理、形成路径认识不清;(2)高职生职业忠诚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家庭教育的越位、学校教育的缺位、政府职能的错位、个体认识的不到位;(3)改善高职生职业忠诚观的对策:转变家长角色、改善学校教育、优化社会环境、主动提高职业规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