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结甲)属于甲状腺非肿瘤、非炎症性病变,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通过甲状腺B超等检查发现,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结甲发病机制不明,部分由地方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来,目前临床常见的结甲患者多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史。西医对该病治疗无特效方法,结甲术后复发率较高,若不治疗结节多有增大趋势。其属于祖国医学“肉瘿”范畴,中医在治疗结甲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不适症状,而且治疗后部分患者结节缩小甚至消失,但目前结甲尚无统一中医辨证标准供临床医生参考。目的:初步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证候分类及症候与性别、年龄、病程、结节大小、症状、甲状腺激素之间关系,为结甲中医辨证的标准化奠定基础。方法:(1)选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门诊的60例结甲患者为研究对象。(2)依照相关标准制定临床证候观察表,收集患者发病时中医四诊信息及相关病情资料,依据临床证候观察表进行辨证分型,然后以虚实辨证进行证候分类。(3)应用SPSS13.0专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统计采用频数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x±S),计数资料统计采用采用行x列卡方检验,虚实证候组与结节大小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 Way ANOVA),证候评分与激素相关性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检验水平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示存在组间非常显著性差异。结果:①结甲好发于40-60岁女性,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②常见症状排序:颈前肿大、烦燥易怒、时有头晕、眼胀流泪或眼干不适、心悸、眠差、倦怠乏力、多汗、怕热。③证候类型实证最多,虚证最少,具体辨证类型由多到少依次是:肝郁化火夹痰证、气滞血瘀证、肝郁痰阻、肝郁化火夹瘀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痰阻、气阴两虚等。不考虑痰瘀病理产物,其证型有多到少为:肝郁化火、肝郁脾虚、肝气郁滞、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其病理产物总以痰瘀为主,而以痰证更常见。④虚证结节大小均值较其他组明显偏大,实证组结节较虚实夹杂组结甲略大。⑤甲状腺激素(TT3、TT4)值与三大证型(肝郁化火夹痰浊、气滞血瘀、肝郁痰阻)及实证组的症状评分轻重有一定相关性,尤其是TT4值与症状相关性更显著,与FT3、FT4、TSH无明显相关性,即三大证型及实证组TT3、TT4水平越高,则各证型对应的症状可能越重。结论:结甲的证候分型由多到少依次为肝郁化火夹痰证、气滞血瘀证、肝郁痰阻、肝郁化火夹瘀证、肝肾阴虚证、肝郁脾虚痰阻、气阴两虚等;结节大小对结节虚实辨证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三大证型及实证组中,TT3、TT4水平越高,则各证型对应的症状可能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