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及免疫调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weiaip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初步研究背景:原位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供体的紧缺、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以及高额的治疗费用限制了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故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简便、安全并有效的治疗方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治疗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为终末期肝病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方法:选择16例肝硬化患者为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观察移植前后患者血ALB、TBil、PT、Fbg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同时随机选择14例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仅以内科综合基础治疗,比较两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血ALB于治疗后2,4,8,及12w均明显高于基线(P<0.05 );血TBil于治疗后4,8,及12w均明显低于基线(P<0.05),但血TBil治疗后2w与基线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PT于治疗后4,8w均明显低于基线(P<0.05);患者Fbg于治疗后8w明显高于基线(P<0.05 ),但患者Fbg治疗后4w与基线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ALB、TBil、PT、Fbg水平比较则无明显变化(P>0.05)。肝硬化患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使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可作为中晚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第二部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的初步研究背景: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除了可以诱导分化并修复所在的受损组织外,还具有免疫调控作用,被应用于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机制与促进Th2细胞因子(IL-4)分泌,抑制Thl细胞因子(IFN-γ)分泌,诱导免疫耐受有关;而关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机制却少见报道。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机制。方法:ELISA法分别检测16例治疗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后、14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前后肝硬化患者血清IFN-γ、IL-4分泌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基线血清IFN-γ浓度为291.1±4.3 pg/ml,治疗第7天和第10天分别为211.0±4.1 pg/ml、208.6±2.6 pg/ml,治疗后第7、10天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基线血清IL-4浓度为30.3±0.5 pg/ml,治疗第7天和第10天分别为50.0±0.7 pg/ml、51.3±0.7pg/ml,治疗后第7、10天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基线血清IFN-γ浓度和IL-4浓度分别为291.6±4.5 pg/ml、30.5±0.9 pg/ml,治疗前后血清IFN-γ浓度和IL-4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Thl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控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材料与线条、形体、色彩、构图是动画创作过程中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构架元素。在动画造型过程中,它们共同确立了动画影片的表现形式。材料以多样的构成形态、广泛的表现方式等
本文是“国际型人才培养基础研究课题”,承担“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教师绩效评价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在学校推进国际化整体改革的进程中发现,教学质量的好坏直
近年来,为落实国家“西电东送”战略,远距离大功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国内电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节约宝贵的输电线路走廊,合理利用接地极极址、换流站站址资源,降低工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清虚守退、避世而居、恬淡宁静的庄子哲学,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对隐士之重视与推崇的哲学思想和文化行为,以至于成为魏晋南北朝玄学思潮兴起之后所倡导的
从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至今已有50多年。人民内部矛盾并不是一个新课题,但是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改革的不断深入,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在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周围神经松解术+常规治疗)
士大夫政治是中国古代皇权专制体制下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古文经学冲击了士大夫政治的礼治系统,分化了 “士人”与“ 士大夫”群体,但同时促进了“儒生”与“文吏”结合,加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需要有一批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够把握主动,熟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及公共政策与管理,具有世界眼光的管理人才。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
竞争心理是指个体对竞争的认知、态度、策略、动机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影响到一个人交往方式、行为习惯、工作热情乃至心理健康。发积极健康的竞争心理能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对公益林及其生态效益的需求是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