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58786亿美元,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有望在20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依然是劳动密集型经济,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世界第一的人口基数,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低水平的建设,这一现象,在农业企业中尤为明显。我国农业技术含量较低,且长期以来农业企业对技术创新重视不够,产品技术创新频率较低,导致多数农产品技术水平较低;大部分农业企业的科技力量单薄,各类技术人才缺乏,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较低,长期在中低水平技术层面上徘徊。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业技术人才非常短缺,而在农业企业中,掌握先进农业技术的技术人员更是非常匮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湖南30000多家农业企业,在农业技术人员方面,高级农艺师仅占总从业人员的1.2%,中级农艺师为7.9%,助理农艺师为12.37%,而在中小企业中,有些企业甚至没有一个技术人员拥有技术职称。农业技术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我国农业的发展。在产品结构方面,大多数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农业产业化发展科技支撑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档次低,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较弱,具体表现为: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少;普通产品多,名优特产品少;一般品牌多,有知名度的品牌少:企业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素质低,导致市场辐射半径小,经营效益差,规模难以扩张,地域市场和自然等风险的能力较弱,严重影响农业增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与技术成为重要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我国要想实现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转变,需要大量掌握先进农业知识和技术的技术人才。而从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说,当前社会就业和竞争压力非常激烈,技术升级换代的速度空前迅速,技术人员如果不能掌握新的技术和知识,就会面临着失业的风险,会被社会淘汰,所以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掌握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知识,要求人们必须不断的学习,同时升级自身的知识资本,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在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工程中,企业和社会应该为技术人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为技术人员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升技术人员的技能,从而带动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技术竞争力的提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而要实现这一伟大战略,必须对技术人员进行一系列培训,使之符合当前时代对技术人员提出的新要求。当前,农业技术人员短缺的状况较之工业企业更为恶劣,特别在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较少的中小型企业表现的更为明显,因此,研究造成我国中小农业企业技术人员培训问题的原因,并找出相关问题的解决办法,这对解决我国农业技术人员短缺和提高我国农业技术人员技术水平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本文采用培训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小农业企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的设想。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提出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论文研究框架。第二部分是有关中小农业企业技术人员培训的理论及培训模式的相关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主要对当前中小农业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如: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培训经费、企业对培训认识不清、培训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培训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及培训效果评估问题,其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构建适合中小农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第四部分论述了如何构建中小农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主要是从构建中小农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的原则、体系构建的步骤及体系构建的保障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五部分通过对XH公司培训管理办法的案例分析,论证了中小农业企业的技术人员培训体系构建的部分可行性,并根据XH公司培训工作中的问题得到启不。最后是结束语,提出了中小农业企业技术人员培训领域出现的新趋势,对论文进行总结以及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