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犯罪的技术分析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uwang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作为网络经济副产品的网络犯罪现象也在急剧增加,网络犯罪不仅给受害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秩序,甚至危及到国家安全,已经日益成为严重危害我国社会秩序的犯罪之一。相对于传统犯罪而言,网络犯罪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网络犯罪虽然发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中,但用传统的刑法学理论同样可以解释网络犯罪。从刑法的犯罪构成理论出发,把现实世界的犯罪和网络空间的犯罪构成进行比较,我们便不难发现两种犯罪行为都具有犯罪的实质特征—社会危害性。因此从实质上看,网络犯罪与传统犯罪无异;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网络犯罪是犯罪在网络空间中的翻版,虽然和传统犯罪有共性的一面——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它更有其独特的一面——技术依赖性。网络犯罪是一种智能型的技术犯罪,是行为人利用网络技术在网络空间中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如果离开网络和网络技术的依托,网络犯罪便无法实施,这正是网络犯罪之技术依赖性所在。基于网络犯罪的技术依赖性,本文就此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探讨:第一,从理论上论述了技术对刑事立法制约的必要性,网络犯罪的相对性和技术依赖性决定了刑法在对网络犯罪进行规制时,必须考虑到网络犯罪的两面性,只有这样才能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第二,初步尝试将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网络犯罪的环境中,从而引出了网络犯罪的技术可能性概念;第三,把网络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逐一放在技术环境下进行分析,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网络犯罪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的技术特征,进一步论证了网络犯罪的技术依赖性,该部分为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第四,在技术的轮廓下初步探讨了网络犯罪的形态。网络犯罪是在网络空间中实施的犯罪行为,具有鲜明的网络技术依赖性,因此在关于网络犯罪的刑法条文中、犯罪对象和犯罪客观行为中往往涉及和包含了很多的网络技术术语,对这些技术术语从技术的角度作出明确的解释,刑法才能够完整和明晰地确定网络犯罪的技术内涵,刑法关于网络犯罪的条文必须是法律规范和网络技术规范相结合的复合规范,只有这样才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增强和提高网络刑法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 当今世界关于网络犯罪的立法模式有三种:附属刑法模式、刑法典模式和单行刑法模式。从目前和长远的角度看,单独立法模式将更于发挥网络技术对网络刑法的制衡作用。网络空间中的犯罪概念应当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进行修正,但简单地将现行刑法改头换面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单独立法可以将网络犯罪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对网络犯罪中涉及的网络技术术语一一作出解释,使得网络技术术语的技术内涵得以明确,真正体现出网络犯罪的技术特征。从当今世界网络犯罪的立法趋势看,单独立法模式也是大势所趋,2000年在网络刑法立法方面走在前面的美欧分别出台了两份有关网络犯罪单独立法的重要文件,即《来自于互联网不法行为的挑战》和《网络犯罪公约》。为我们展示了网络犯罪单独立法的魅力,出于网络犯罪和网络刑法国际化的考虑,对于我们完善相关的网络犯罪的立法工作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制度失灵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随着公司由最初的单—公司形态逐渐向企业集团形态的演变,这对于现有的公司法等法律是一种冲击,其中企业集团内部关联交易就是一个重要方面。为了
一人公司在现代各国的公司立法中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虽然对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素有争议,但一人公司却不因人们对它的诸多责难而放慢其发展的势头,一人公司特别是实质意义上的
国有资产构成了我国社会总资产的主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社会经济成份逐步多元化。同时,国有资产的总量也稳步上升,国有资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基础性作
跨国公司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作者将该文的研究范围界定在跨国公司内部的母子公司关系上,通过对跨国公司中母子公司的关系特征、责任划分以及相应的规范措施等相关论题的系
【摘 要】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英语作为世界的通用语言,是世界各国进行交流沟通的语言媒介,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所包含的不外乎是听、说、读、写四个阶段,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是一项薄弱环节,如何加强我国高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关系着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就目前我国高中英语写作的现状进行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