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在化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广东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mama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2家化工企业中工人接触化学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获得工作场所中各危害因素的风险等级,针对风险水平提出风险管控措施。结合职业监护结果对各方法评估结果进行验证,并对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适用性研究,为风险评估标准的改进提供依据。方法:1风险评估:使用GBZ/T 298-2017《化学有害因素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中定性法、半定量法、定量法以及国际采矿与金属委员会(ICMM)法进行风险评估。2职业卫生学调查:了解企业各岗位接触的危害因素、各危害因素使用量以及工作场所危害防控措施、生产制度等信息。3现场浓度检测:根据GBZ 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T160-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中的相关要求,对工作场所中有害因素的浓度进行检测。4健康监护结果验证:综合体检结果和职业健康档案信息,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比对分析。5风险结果间的比较:对各方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方法的适用性。结果:1现场调查结果某涂料生产企业接触到的危害因素主要有正己烷、环己烷、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醇甲基异丁基酮、乙酸、正丁醇。乳化、巡检岗位中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AC反应岗位中正己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现场检测浓度超过限值,其它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低于限值。某乙苯生产装置接触到的危害因素有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现场浓度检测结果均低于接触限值。2风险评估结果定性法评估苯和甲苯的风险等级为极高风险,其它均为中低风险;半定量法评估苯、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的风险等级较高,正丁醇的风险等级较低,为低风险;定性法评估结果中除个别岗位环己烷和甲苯为可接受风险外,其他均为不可接受风险;ICMM矩阵法评估结果中苯、甲苯等风险等级较高,甲基丙烯酸丁酯、乙酸乙酯、正丁醇风险较低;ICMM定量法评估结果大多为不可接受风险。3危害分级比较各方法危害分级差异较大,定性法和半定量法分级较ICMM法偏高,ICMM法分级具有主观偏倚。4健康监护结果验证某涂料生产企业中检出异常率为2.6%,某乙苯生产企业中异常检出率为2.3%,各方法比较显示定量法和ICMM法评估结果均为最高风险,ICMM矩阵法评估结果相对偏低。5评估结果比较接触比值法和接触指数法结果有差异(P<0.05),接触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无差异(P>0.05),接触比值法和综合指数法结果有差异(P<0.05)。定性法和半定量综合指数法Kappa值为0.38,定性法和ICMM矩阵法Kappa值为0.25,半定量综合指数法和ICMM矩阵法K appa值为0.61。定性评估法、半定量接触指数法、半定量综合指数法、ICMM定量法结果与E/OEL值无显著关系(P>0.05),半定量接触比值法、ICMM矩阵法结果与E/OEL值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1.定性法、半定量法、定量法、ICMM法均可用于化工行业中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2.各方法对危害因素的危害分级结果有差异,ICMM法分级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评估结果与危害分级有较大关联性。3.现场检测浓度越低,各方法评估结果差距越大。4.综合来说,半定量接触指数法较适用于对化工企业进行风险评估。
其他文献
高精度是大齿轮加工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数控滚齿机是一类使用广泛的齿轮加工机床,随着人们对大齿轮高精度加工的不断追求,对滚齿加工精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基于误差补偿技术对数控滚齿机的加工误差进行补偿,已逐渐成为现在各国提高加工精度的主流方法。目前大多数滚齿加工误差补偿的方法是针对数控滚齿机机床的误差进行补偿,其中一般采用离线补偿的方法对滚齿机床的几何误差进行补偿,此时需要对滚齿机的几何误差事先进
发展迅速、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以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标志.这种竞争激烈、变革迅猛、创新广泛的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折射出教师角色的转变与
旨在诱变选育L-异亮氨酸高产菌,并探索突变株最佳发酵条件。利用传统化学诱变结合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生物诱变体系对实验室保藏的Brevibacterium flavum I-12进行逐级诱变,选育
雌激素受体(ERα)是一种核受体,调节与雌激素有关的基因转录,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是乳腺癌治疗的靶标和预后的指标。ERα由A、B、C、D、E和F六个结构域组成,含
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肿瘤研究和治疗领域的热点,给晚期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免疫检查点分子程序性死亡蛋白-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可
本试验以大鳞副泥鳅为研究对象,蛋氨酸锌作为锌源,探讨饲料中添加锌对大鳞副泥鳅生产性能、肌肉品质、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主要菌群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5.21±0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感染性疾病的病原日益受到瞩目, 发展迅速.现从核苷酸、蛋白质和抗体三个方面论述分子生物学运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
文章通过对钢铁市场现状的分析,准确把握废钢铁走势脉搏,从而提出了优化供应链的对策,使其达到促进降本保产双赢的目的。
目的: 探讨绝经后子宫肌瘤的发病机制,比较绝经后非萎缩子宫肌瘤与绝经后萎缩性肌瘤及增生期、分泌期肌瘤中Bcl-2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差异,为绝经后非萎缩肌瘤的病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发生过程中不同阶段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蛋白、p27mRNA的表达和p27基因甲基化以及三者的关系,探讨HCC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