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货运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rdo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加速转型,区域间比较优势逐渐凸显,资源流动性随之不断加强,同时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也释放了大量的货运需求,这些改变促进了国内和国际间货运物流产业的巨大发展。航空运输作为新型的一种物流运输方式,依靠其高效、快捷、灵活的特点,在五大运输方式中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对于高端食材、艺术品、电子商品等兼具高价值和高时效性的商品而言,航空货运已逐渐成为第一选择。  作为我国交通物流体系的重要一环,我国航空货运行业在新时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在新的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政府也增加了对航空货运产业的支持力度,寄希望于利用航空货运的高效快捷助推高新产业的发展,形成完整且合理的产业链,有力地推动力我国经济发展和转型。  从国外航空货运业的发展路径来看,行业逐渐向着综合服务型和科技主导型方向迈进,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综合性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2)为国际贸易和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的份额增加;  (3)信息化技术的普及。  然而服务和科技的进步并不能保证行业规模的持续提升,行业发展更多地还要考虑市场容量限制、未来成长潜力、消费者偏好等因素。正如欧美航空公司在本世纪的境遇,其航空货运行业并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取得长足发展,反而陷入了原地踏步的尴尬境地。这为我国的航空货运业发展敲醒警钟,单纯依托于经济和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并不足以保证行业的持续发展。找到促进航空货运行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并据此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成为我国政府和航空货运企业的一大重要命题。  以欧美航空货运业发展所遭遇的困境,结合我国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种原因可能将我国的航空货运业拉入同样的泥沼:  首先,全球金融危机的后遗症极大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GDP增速持续下滑,社会总需求难以保持高速增长。作为一种派生性需求,航空货运行业发展也难免力不从心。  其次,国际原油价格在近十几年中不断上升,加重了航空货运的运营成本。部分先进的航空公司虽然起步较早、规模较大,但受制于不断高企的成本,难以迈开脚步去开辟新的市场。  再次,欧美国家的航空货运市场逐步趋于饱和,大型航企寄希望于向国外扩张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这也加剧了亚太地区航空货运业的竞争,不利于我国尚未完全成长起来的航空公司发展。  最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进步也侵蚀了一部分航空货运业的增长空间,尤其是高速铁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从而使高速铁路也可以对航空货运产生部分替代作用。  本文对过往我国航空货运行业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发现很多学者在对未来航空货运量进行预测或分析时,更多地选择了经济发展水平这一个变量,证实了GDP等因素与航空货运量之间的关系,但却无法就该影响因素对航空货运企业提出有效的建议。同时,双变量的模型存在了分析不全面的风险,有可能忽略了对航空货运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外部因素。本文借鉴了以往论文的研究方法,做出进一步的延伸,选取了多个解释变量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找到促进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为航空货运企业和政府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主要介绍了冷藏车厢体用硬质聚氨酯泡沫板材的主要原材料性能、反应机理、生产工艺及常见缺陷分析、综合性能指标等.